但光绪银币虽然银多,但不精美,无法防伪,造假极多,直接导致币值掉落。
而朱由校手中的这枚银币的含银量是百分之八十七,用的比例是后世袁大头的比例。
为啥历史的袁大头能够流行几十年?就是因为他舍得用银,含银量基本在八成五以,货真价实。
而且,这个比例铸出来的银币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能吹的响,防伪。
这枚银币,正面是他勾画的麦穗,在一些细节,特意留下了不引人注意的小毛糙等几个小的防伪标志以及正面印花的一小圈边界。
而在背面,则是他自己亲自题写的“天启银宝”、“平厘九钱”。
而在银币的外侧,则是九十六道内陷花棱——防止刁民剪边盗银。
轮廓文章,四个字,道尽了铸币的学问。
看着手中这枚银币,朱由校的眉头还是深深的皱起。
无他,这枚银币一点儿后世袁大头的模样都没有,黑不溜秋的。
这玩意儿用的是明朝传统铸币方法——母钱翻砂法弄出来的,下两层砂模,撒一层炭粉,将银水倒入浇注口,浇注出银币。
这就导致这枚银币黑不溜秋的,卖相太差!
就算有一枚是经过了退火处理,表面虽然没了黑斑,但却变成了黄不拉几的,和锃光瓦亮的银币相差太大。
而且,朱由校画的那些个防伪细节,是一个都没表现出来。
将银币扔入了小盒子,随着当啷一声,朱由校无奈的靠在了椅子。
他的第一次变法就遭遇了滑铁卢。
眉头深深的皱起,思索着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半响,韩流云拿着去内帑取银子的圣旨走了进来。
“皇爷,这是取银子的圣旨,请皇爷盖印。”
“嗯。”
闻言,哼哼了一句,朱由校从桌子拿起天启之宝,看了看圣旨的内容,将印章盖了去。
伴随着砰的一声,一个鲜红的大印盖在了圣旨。
看着圣旨的印迹,朱由校的眼神亮了起来。
他突然想了起来,西夷那边,银币貌似不是用铸的,而是用压的!
春节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1月31日到2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