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媚馅的笑着,竖起了大拇指,“公子英明。”
“别拍马屁了,快说。”
“这是公子您的金母鸡,溶铸场。”
“啥玩意儿?”陈远宏有点孤陋寡闻,表示没有听说过。
“您改铸金银铜钱的秘密溶铸工场。”
陈远宏点了点头,不仅心中一阵狂喜,他终于明白了,这玩意儿应该就是后世的钱币制造厂。
他这才好好打量了一下眼前这个长着一双三角眼,蒜头鼻,倒字眉,尖嘴猴腮,一撇鼠须,身材干瘦的夫子。
这人还是一个金融人才呀,应该重视。
陈远宏立即换上了笑容,“敢问先生大名啊?”
“不敢劳公子挂问,小姓毕,毕清。”毕清一副受宠若惊的样子。
“坐下说话吧。”
“哎哎!”毕清小心翼翼的,坐了半个屁股在椅子上。
“毕夫子,我对这个东西不熟悉,你好好给我说说这个熔铸场的事儿。”
毕清开始给陈远宏普及起大明的私铸和官铸。
在这个时代,合法的溶铸场只有官方和钱庄业者,但铸造银钱的民间私炉更多。
大明银钱的来源有多种,如果缙绅豪强有私采的金锭铜矿,来源不明的藏银,也必须改铸,成色不足的碎银,改铸可增价值。
铜钱也大批量的制造,甚至比官府的成色更好,有些私铸场,甚至信誉满天下,地方官与他们勾结,大家一起发财,共同挖大明朝的墙角。
“好用吗?”
“看来公子真是不懂,咱们溶铸场的银钱,信誉可排前十,出多少用多少,供不应求。”
“徐琪立为什么不带你走?”陈远宏在旁连珠炮似的发问。
“徐公子他们要操心的是货源和渠道,至于我们这种人,天下有的是,他何必费心费力?”
对这个解释,陈远宏给予了肯定,他点点头,“铸出来的金银和铜钱利润如何?”
“除去人工成本,火耗,千文当赚二至三钱银,成色不足的碎银,一两可赚一至二钱,铸一两金赚四至五钱银。
公子最好连钱庄一起开起来,这样才能渠道互通,相信金银铜货源,公子也不缺,这样下来,何愁财源不滚滚而来?”
想着库房里那些发黑的银块,陈远宏脸都黑了,“任千,这个事情交给你办了,一定要办好,这是头等大事。
毕清,你好好配合,事成之后,荣华富贵少不了你的,本公子说话算数。”毕清接口道:“绝不辜负公子的重托。”
陈远宏起身道:“带我进去看看。”
后面三进房子分别是铸造作坊,材料仓库,和一间冷却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