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九章:最好的时代和最坏的时代!(2 / 2)陈健钢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至于民间,就更好玩儿了!由于王阳nn学的传播,彻底的摧毁了朱熹的理学,这里面有两个重要的人物不得不提。

心学之一的泰州学派何心隐猛烈抨击皇帝,提出“无父无君非弑父弑君”的观点,他开始疯狂的批孔批孟,宣传无n主义,乌托邦主义。

另一个人物就是李贽,李贽的思想主张极具批判性,和传统不符甚至相对,这也是他常被认为离经叛道以及最后被捕入狱的原因。

他批判的对象有:一,儒家学说。他贬低甚至否定孔子和孟子的圣人地位,认为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所以不用向圣人学习,更加没有必要以他们的是非观作为自己的标准。

这一主张本质上就是在崇尚个性,二,封建礼教,他抨击封建礼教对思想的禁锢,尤其为受压迫的妇女鸣不平。

为此,他时常痛斥那些维护封建礼教的人,指责他们是假道学,是伪君子。三,李贽最痛恨维护封建礼教的假道学和那些满口仁义道德的卫道士、伪君子。

他指斥那些所谓的道学家们:名心太重,回护太多。“实多恶也,而专谈志仁无恶实偏私所好也,而专谈泛爱博爱实执定己见也,而专谈不可自是。”

“及乎开口谈学,便说尔为自己,我为他人尔为自私,我欲利他”,实际上都是“而求高第,居官而求尊显”,全是为自己打算,“无一厘为人谋者”焚书答耿司寇。

如此口是心非,言行不一的伪君子,反倒不如“市井小夫”与“力田作者”实实在在,干啥说啥。

他还进一步指斥道学家们是一群道貌岸然的假道学,“阳为道学,阴为富贵,被服儒雅,行若狗彘”续焚书三教归儒说。

道学家满口仁义道德,实际上是借道学这块敲门砖,“以欺世获利”,为自己谋取高官利禄,他们“口谈道德而心存高官,志在巨富”焚书又与焦弱候。

李贽对程朱理学及卫道士们的揭露真可谓一针见血,句句中的。

明中叶以后的社会思想文化状况,完全证实了这一点,由于涌入城里面的失地农民逐渐增多,工商业空前繁盛,资本主义蓬勃发展。

而这些人在工作之余,带动了城里面的消费,各种娱乐活动,书刊,迎来了黄金发展时期,画本儿金瓶梅正是在这个时期出现的。

和金瓶梅一类同样的ns话本,受到空前的欢迎,这应该就是后世小黄文的前身,各种淫词艳曲,风靡一时,小黄文儿堂而皇之的大卖特卖,而官府也是放任自流,你们爱咋整咋整。

加上泰州学派的何心隐和李贽全天下巡回演讲,批孔批孟,他们的口号就是三纲五常,假道学,一切权威,藐视一切规则!

市井里开始出现了大规模的男扮女装女扮男装,什么相公兔儿爷,搞基,各种奇奇怪怪的东西,市井百姓也见怪不怪了。

男扮女装女扮男装还好,更好玩的是,一些人公然在光天化日之下裸奔,不是一个两个,而是群体性的事件,市井百姓也麻木了,比现在美国欧洲还要开放,这尼玛还叫封建社会吗?

礼教崩溃了,姓解放在当时的社会上是属于潮流,按照话本的描写,和离之家比比皆是,按照现代的说法,就是道德水平直线下降。

听到这里,陈远宏差点笑破了肚皮,这真尼玛是一个奇葩的年代,给人一种不真实的感觉。

这是人的鼓动教唆,官府职能部门的放任自流,皇帝的无视,造就了这样一种情况,陈远宏甚至都有点怀疑这是人的阴谋。

这就是一个比后世小n还要超前的无n,然而,这是大明帝国最后的余辉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