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说,他这任楚王,对秦国的威胁。
秦国伐楚的时间虽然提前了。
但熊犹并没有如何畏惧。
他是刚刚继位不过二月,可此时的楚国,早已不是勾心斗角的楚国。
此时的熊犹,早已独揽楚国大权。
可以说是楚国八百年历史,权势最重的一任楚王。
以前的楚王。
哪怕是楚庄王等雄才大略的君王。
朝内有三大公族牵制。
在地方,有庞大的封君势力,地方统治力不是很强。
全凭楚庄王的个人勇武和威信,让所有人拜服。
换一任楚王。
就会再次受公族封君牵制。
现在的熊犹,加众多人才的辅佐,让楚国的抗秦信念,前所未有的凝聚在一起。
历史,王翦带60万大军伐楚,还是依靠持久战,拖垮楚军。
楚国公族实力强大,分散楚王的权利。
加,魏国已灭,齐国和燕国又是二个猪队友。
公族大臣们,都对楚国的未来,感觉到绝望。
朝堂下毫无战心。
想着秦国可能会灭了楚国。
就不想自己的家族和楚国一起陪葬。
可如今的楚国下一心,国库充裕,完全不惧秦国。
也没有那种悲观情绪。
熊犹咳了一声,道:
“左徒说的在理。”
“寡人的楚国,不是任人拿捏的楚国。”
“至于何人挂帅,寡人心中早就有了人选。”
左尹躬身退后列队。
既然王有了人选,证明王面对秦国的出兵,不是毫无应对。
熊犹目光巡视朝堂一圈,目光落在将军项燕身。
其实此时的项燕,并不是很出名。
他真正出名的是,辅佐负刍登王位,获得楚国的军权。
然后在秦国第一次伐楚时,和昌平君内外夹击,成功击败李信的20万秦军。
从那个时候开始,项燕才真正名震天下。
熊犹将目光从项燕身移开。
项燕虽然有军事才能。
但他要是的以雷霆万钧之势,狠狠击败秦军,吃下这20万秦军。
显然,项燕的能力,还是不足以做到。
当初负刍叛乱。
熊犹早就知道项燕和负刍交好。
只是因为不知项燕,为什么改变主意,选择进宫勤王。
不过,既然项燕做出选择。
熊犹也没有追究项燕,在负刍未造反时,给负刍的帮助。
依然保留他的将军之位。
毕竟,在负刍叛乱时。
除了屈则。
只有项燕表明态度,在局势未明朗时,进宫勤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