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八十五章 三入魏国(下)(2 / 2)本天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此言一出,魏襄王便更加奇怪了。

“既然形成军事联合,就必然协同作战,那么两国互为井河之水,将如何实现攻抗蛮敌呢?”

“哈哈,根据张仪之判断,那西方之军那是穿越无尽的丛林与荒原而来,身后必有帮助。得了秦国之力,以其兵力却无法短暂时间内统治万民,便只能够继续向东杀伐,借希望能够将华夏大地上能战之兵诛杀殆尽,以求得东方之稳定。而在东进的同时必然寻求海路的支持。

所以克秦之后,进入楚国境内,才是上上之策!”

“你方才不是说下一个会是我魏国吗?”

“是魏、是楚并不重要,七国如不团结,必如一掌之手指,将被逐个掰断,之后合力成拳才能一战而胜!”张仪陈词到:“西方之蛮军进入楚国之地,楚国之广,足可以令其孤军深入,长江之险又能封堵敌人北上之路,再集中七国之力进行打击,定能一击而胜!”

魏襄王长长地呼出一口气,仿佛如释重负一般。

的确,魏国只是出兵,这在数百年杀伐不断的战国时代是再寻常不过的事情了。

战场设定在楚国境内,不仅可以免去魏国民众遭受生灵涂炭之苦,又可免去进入函谷关之风险和“引狼入室”之虞,这简直是对魏国最好的照顾了!

如若七国之军战胜强敌,列国必然是各有损伤,秦军携带之粮草不允许他接连支撑两个场连续的战争,必然班师回朝,魏国可以获得暂时的安宁。

如果七国战败,魏军立即回撤本国境内,那西方之蛮敌,必然已经向楚国之东征伐,魏国也可获得喘息之机,再度与韩、赵、燕等国联合

只是,常识告诉他尚有一点疑问。

“闻听丞相之言,本王算得豁然开朗,只是有二点尚且不明,想要请教。依您之意,这战国七雄,将会尽数出手。那么六国之精锐皆需要进入楚国地界,且不受到节制。那么楚怀王那里岂肯容之?”

张仪朗声笑道:“大王无须担忧,此事自由张仪去说!”

“丞相勿忘,之前已经有那么两次”姬嗣也禁不住笑道。

“张仪明白,感激大王摒弃前嫌,以家国大事为重,张仪必将谨记提醒!”

“另一点就是,魏武之卒、秦之锐士、齐之技击这七国之军汇聚,如若黄河决口之洪流,必是尽皆派遣猛将精兵,那么这指挥官的人选,如何能够服众呢?”魏王继续说道。

“秦有司马错、白起,赵有大将廉颇,齐有田单这些将领皆是不世出的军事奇才,各率领一方铁军,攻城克地不在话下,但若压服同等的他国之将恐怕”

张仪忙不迭地将已经凑到唇边的酒杯放回原处“大王提醒的甚是,秦王、太后、张仪对此也早有担忧,自古人道是:蛇无头而不行,鸟无翅而不飞。七国联军必然要有一名统帅统一指挥、训练,方可行动一致,无往不胜!”

“那这总领七国诸侯全军的人选是“

张仪微微一笑道:“大王觉得孙膑、庞涓两人之才干如何?”

“皆为奇才,但二人已经亡故了!?”

“张仪的意思是,我请出二人的师父出山布置兵阵,统帅全局,大王觉得是否合格?”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