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六章 上门礼,给未来老婆撑面儿(2 / 2)从前慢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不过,民间也有它的‘皇太子。’

血统高贵,人民子弟兵专供。

大檐帽(国-防牌),水兵服(海军牌),铁鹰三大品牌。

分别专为陆、海、空生产的功臣烟。

近些年刚开始在市面流通,金贵着呢!

能跟人民子弟兵,战斗英雄抽一个牌子,有面儿不?

——别说面儿,里子都有了。

两条大檐帽,一斤瓜子,两包奶糖。

杨建国再到菜场买了条鲫鱼,四毛钱一斤,三斤半的鱼有不小个。

最后,再用菜场花1分钱搭的箱子,把10个鸡蛋装里面。

一份城里人也得羡慕的厚礼,成了。

这份礼当做门用,是真的重。

好些人家结婚也没这么重的礼,一半就不错了。

可杨建国是奔着结婚去的,就乐意给未来老婆撑面子。

也是要叫街坊邻居都瞧瞧,她嫁了个好人家。

姑娘嫁人了。

嫁得好,回娘家就是贵宾。

嫁不好,回娘家连狗都嫌。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赔钱货可不只是贾家死老太婆那么叫。

就是这么现实。

回到大院儿巷口,刘大妈已经等着了。

看到杨建国准备的礼,刘大妈暗暗咋舌,‘这个建国可真舍得,以后英子有好日子过了。’

供销社家属院,就是一片土院子。

中间一条大路,两边成列逐排修的瓦片红砖房。

每排有五六间房,尽头是一间公用厨房,屋门前的院场,是公用水池。

空地一半开垦过,夏天的时候用来种些蔬菜、葱、蒜之类的。

少买一样,一年下来能省出不少钱。

一分钱恨不得掰两瓣花的年月,多省几分都够养活个娃了。

“到了,就这间。”三排大屋前,刘大妈停下脚去敲门。

挑开帘子,屋门没关,李英爹妈正在家里说话。

“老李,我带建国来了,你们家英子呢?”刘大妈笑的合不拢嘴。

能凑成一桩喜事,她这心里也高兴。

“哎哟,她刘大妈来了,英子在隔壁屋呢!”英子妈起身相应,到门口吆喝着嗓子叫英子。

眼珠子却直勾勾的瞅着院儿里的小伙子。

高高大大,身子骨结实。

面善,小平头,五官端正,一笑看着还挺亲。

敞亮的二八双杠撑在院儿里,后面挂着大包小包,看的英子妈心花怒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