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060、中秋宴(中)(2 / 2)码字嗒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片刻的功夫,几十张书案就整整齐齐的摆放在了宴会厅的中央,后续又有人在上面放上了纸笔墨砚等物品。

大家一时间都没弄明白赵匡胤这是要干什么。

等到场地布置好之后,赵匡胤站在主位前开口道:

“今岁科举选试,品官子弟考核出现了舞弊之事,国家大事,岂可如此肆意妄为,让朕甚是痛心。因舞弊之事,之前的考试成绩自然是不能作数的。今日中秋宴会,刚好诸位的后进子弟也都在现场,朕便想着,干脆就在此举办一次品官子弟的选试。”

赵匡胤的话让众人都是愣住了片刻,没等大家反应过来,赵匡胤便继续说道:

“除了参加这次科举选试的学子,其他后进子弟若是对自己的才学有信心的,也可以上来参与。只要成绩优异,皆可直接入进士之列。”

此言一出,顿时就让不少坐在后排的官员子弟们神色意动。要知道品官子弟的考核也是比较严格,要经过层层筛选的。真正能进到选试这一个阶段的人也是青年才俊,百里挑一的那种。

现在这里直接就有个一步登天的机会,虽然知道这个机会微乎其微,但又有几个人能忍受住这样的诱惑呢?

自知之明这个东西总是比较难得的,所以很快就有七八十名官宦子弟站了出来,表示要参加这次特别举办的选试。

赵匡胤明显是早有准备的,宴会厅中间的书案完全够用,一众子弟落座之后,赵匡胤命王继恩给他们下发了题目。

随后,集英殿就变得安静下来,哪怕是之前一直喧闹的武将们也都是安安稳稳的坐在原位,没有乱动。

要知道参加选试的不止有文官子弟,武将们的后辈也有不少,再加上这年头大家都喜欢拉关系,左右都能拉上一两层亲戚关系。所以在这个能决定人生命运的关键时刻,大家都是非常配合的克制了起来。

一直到了半个时辰以后,才终于有人开始交卷,王继恩接过了对方的答卷,交给了赵匡胤、窦仪、陶谷、李昉等人进行评判。

又过了小半个时辰,王继恩便宣布答题时间结束,让所有人都交卷。从那些学子们交卷的神态上,赵德昭就能大概分辨出他们考的怎么样了。

可以说,其中的绝大部分应该都是考砸了的。

毕竟之前已经经由科举筛选过一遍的,沧海遗珠这东西不是随随便便就能遇得到的。

收上来的七十余张答卷很快就被赵匡胤和众多翰林学士们审核了一轮,还留在桌上的只剩下了十几张,其余的都让王继恩收下去了。

明显都是黜落的。

十几张试卷经由赵匡胤和诸多翰林学士们的又是几轮讨论之后,赵匡胤选出了其中最优异的四人,定为了今科品官子弟选试的进士,只等过两天就能从吏部补缺,正式踏入官场。

这四个人的试卷也被发放到了众人手中传阅,赵德昭也顺便看了看。

试卷一共有三题:第一题是关于民生的,第二题是诸子经义,第三题则是诗词,要求以月为题写上诗词一首。

看着这些题目,赵德昭有些莫名的既视感,随后他便反应了过来,这不就和自己知道的什么殿试差不多?所以这其实算是赵匡胤临时决定的一次恩科?

扫了扫手上的答卷內容,前面两题的答案赵德昭都是大略的看一下就过去了,专心看第三题的诗词。但是四篇诗词看完之后,赵德昭感觉自己有些懵圈。

这四首诗完全和好字搭不上边,基本都是在强行凑字押平仄罢了。念起来感觉还没有打油诗来的顺口,颇有点后世他看过的那个什么RAP大会的味道。

但是很快赵德昭就释然了,从古至今千年以来写出的诗篇何止万千,但是能一直流传下去的不过就那些,李白、苏轼这些人之所以能名流千古,自然是有他的道理的。平日里的话,像这样强行凑字的诗词才是常态。

品官子弟的选试结束之后,赵匡胤便命人撤下了书案,此时月亮已经升到了挺高的位置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