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三章 砲车(上)(1 / 1)金书同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炉子上的火燃得正旺,火舌密密腾腾地舔着壶底,把黝黑的铁壶映得通红。彭义斌将漆盒中的茶团取出,捻了捻微微卷曲的胚芽,依次放入两个白瓷杯中,又用烧红的铁钳将铁壶提了过来。壶中的水刚刚烧开,冲入杯中后,茶团随之散开,茶叶上下翻滚,满杯皆绿,整个帐篷顿时弥漫起淡淡的茶香。

“……就是这般,几乎两世为人,副总管见笑了。”赵葵叹道。

当赵葵说到一行人受到伏击,且战且退,躲进一个山坳的豁口,危及时刻赶来了救兵才幸免遇难,彭义斌明知他最后平安,但也都把心提到了嗓子眼,几乎觉得血凝固住了,象入了冰窖中似的,直至赵葵说完,他才长长舒一口气,说道:

“通判跋山涉水,历经生死,必然疲累,本该请早点歇息,可如今楚州局势纷乱,某心中焦虑,不得不请通判要再辛苦一下,商讨对策。”

“为国岂敢称劳?副总管说的太见外了,只是楚州这形式……”

这时王义深从帐外进来,对赵葵行了一个礼,附在彭义斌身边耳语几句。

“又是李全?”

彭义斌几乎将手中的茶泼了出来。他把茶杯往矮几上重重一放,从铺着虎皮的椅子上站了起来。

王义深躬身答道:“刺客一共二十五人,俘虏了四人,其余都已被杀。这四个俘虏嘴倒挺硬,用了大刑,才都招了,都是四娘子(李全之妻杨妙真)的属下。”

彭义斌摆摆手,让王义深退下。

“通判估计的果然没错,刺客的确是李全的人。可这次通判过来与某会晤是临时决策,行事又机密,楚州那边怎么可能有人知晓?”

赵葵摇摇头:“这次行程,除了许制置(南宋淮东制置使许国),我未曾告知其他人,许制置是不会说的,那很明显楚州已经遍布李全的耳目。”

楚州是大宋淮东制置司所在地,各支忠义军正是受淮东制置司所节制。这些忠义军前身是红袄军,军中很多都是盗贼与土匪出身,他们因为家乡被金虏蹂躏,所以非常痛恨女真人,怀着血海深仇自发抗金。但归宋之后他们依然保持着土匪的习性,互相争斗、吞并对方部队,争夺朝廷分派下来的辎重粮饷,甚至暗杀南宋朝廷派来的使节。

各支忠义军中李全势力最大也最为跋扈,他不但诱杀了最早投奔朝廷的忠义军大将季先,又抢在朝廷之前吞并了季先等人的兵马,甚至在与金兵对战中谎称杀死了金国驸马仆散安贞,要求南宋朝廷为他封赏加官。

前任淮东制置使贾涉上任之后,便发现李全很可能尾大不掉,便以整顿山东忠义军为重心,屡次想方设法消弱李全的势力,将忠义军分解融入到南宋朝廷军队体系当中。

可忠义军派系错综复杂复杂,贾涉不但没能削弱李全的势力,反而使李全不断做大,李全甚至逼得另一支忠义军将领益都(今山东青州)张林逃亡投奔蒙古,并占据了益都。

贾涉曾对南宋丞相史弥远汇报,昔日的大患是金虏、蒙鞑,现在山东忠义李全做大后必定成为大宋的心腹之患,应当马上想法解决,可惜史弥远不以为然,贾涉使见状便乞骸骨(辞职),不过在回乡途中就病逝了。

新任的淮东制置使许国,无论资历、能力都远不如贾涉,虽然也看到李全跋扈,想对付李全,但却没什么实际的办法。

这次许国约见了淮西安抚司参议赵葵,谈论军事。赵葵知道许国想对付李全,便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可是许国虽然斟酌了很久,却并没有采纳。赵葵深感不妙,他知道彭义斌也痛恨李全的跋扈,于是来河北与彭义斌商议对策,没想到走漏风声,被李全派人伏击,险些丧命。

“许制置使面前,通判是如何献计的?”彭义斌皱着眉头问道。

赵葵激动道:“楚州都是忠义军的兵马,受李全管辖。许制置身在楚州却没有自己的兵马,李全随时可以造反。要除去李全必须要有制置使自己的兵马才妥当,我建议许制置整顿出一支精兵来,设置于楚州,这样才能防止李全作乱。”

“的确如此!”

“至于如何整顿这支精兵,我提议可以校阅忠义军为名,去忠义军各部中挑选出精锐,然后组成三万人的制置司帐前军。”

“好计策!”彭义斌欣喜道道:“这样一来不但可以威慑李全,而且也能让其他忠义军知道朝廷的决心。”

赵葵啜了口茶,苦笑道:“可许制置不听,觉得如此太麻烦,他打算上书朝廷,集结两淮禁军来楚州校阅,说这样既可向楚州的忠义军显示朝廷的兵力强大,又可以从中挑出一些精锐组成制置司的帐前军。”

彭义斌皱起眉头,摇摇头道:“不可,两淮州郡兵马都部署在各地要冲,要防备金虏,守将怎么肯将军队全部派到楚州来校阅?一定会极力向朝廷争取留下军队来驻守。”

他顿了顿又道:“即使朝廷真得下令调两淮兵马到楚州校阅,那些守将也一定将精锐留下,派出老弱残兵来凑数,这样从这些老弱中也挑不出什么精锐,不但不能威慑李全,反而会让楚州的忠义军各部轻视朝廷。”

“确实是如此。”赵葵扼腕叹道:“许制置不知兵,这样处置,楚州必将生乱。”

彭义斌站起身来,绕着大帐走了几步,转身道:“通判,李全如此跋扈,楚州必将生乱,需早做打算,朝廷若派兵讨伐李全,某愿为先锋,到时某联系盱眙(今江苏淮安盱眙)的时青、张惠、夏全、范成进等各支忠义军,他们必听从朝廷号令一同出兵讨伐。”

赵葵喜出望外道:“副总管若如此为国不惜身,某佩服,若忠义军各部都如副总管如此忠于朝廷,金虏、蒙鞑何愁不灭?“

他站起身来,向前走几步,一拱手:

“我可居中奔走,联合我兄长(淮东安抚副史、知扬州赵范)、说服权沿江制置司执事丘寿迈。一旦楚州有变,三方同时出兵剿贼,李全必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