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3章 登顶(中)(1 / 2)冰城之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过了元旦,时间走到了1990。

期末考试已经结束,大学生活的第一个学期,即将过去,马上就要放寒假了。

就像陈泉和项目组事先所预料的,半导体镊子论文一发表,立刻引来了世界范围的全面关注。

的第一扛鼎热点,微马达,经过了一年多的霸屏,慢慢有了审美疲劳。

热潮,也因此有了逐渐褪去的迹象。

但半导体镊子的横空出世,再次点燃了人们对微型机器人,以及微米加工技术的追求和向往,并将推向了全新的高度。其热度,甚至超过了常年的科技界话题首选,超导。

半导体镊子论文本身,则正式出圈,走出科技期刊,变成了现象级事件,站上了全球新闻的制高点。

那张众人耗费巨大心血,成本,镊子夹着细胞的照片,被到处转载,成了科技的又一重大象征,一面代表着高科技的旗帜。

即使身处偏僻的龙省冰城,都能清晰地感受到这次风波的热度。

图书馆杂志阅览室里,少数几个本科生可以自由翻阅的英文报纸,居然半数能看到那张照片的身影。

毕竟,半导体镊子的出现,代表着科幻小说中,可以在人类体内自由行走的机器人,有了可以利用的双手,甚至双脚。

人类进入新纪元,微米机器人时代已经到来

微米机器人,体内的健康专家

微机械科技取得新突破,癌症患者的新选择

微米加工技术出现重大革命,医疗器械行业,即将全面洗牌

机器人10的时代,终于来临,人类要何去何从?等一系列新闻报道,评论,纷纷出炉。

科学工作者,从这张照片中,看到的是未来发展方向,商业精英看到的是投资热点,普通吃瓜群众,看到的是玄幻小说。

在这股半科幻,半都市的新闻狂欢中,论文的作者,一名不到十六岁中国新生,连同他的母校,引起了世界性的关注。

这股风潮终于传回了国内,出口转内销,并引起了更大的反响。所有科技类报刊,科普类杂志,都对相关新闻进行了转载。

骆凝薇前段时间写的几篇软文,被真正的宣传高手重新润色,在青报等主流大报上连续刊登。

微加工技术取得新突破,我国科研人员,引导世界新潮流

青年学者,打破思维惯性,弯道超车,引领世界科技

改开十一载,教育科研结硕果

老牌强校负重前行,微机电科技续写辉煌

古有微雕手艺,今有微米科技

为什么只有陈泉,能够在历届国际奥数金牌选手中,首先取得傲人成绩。记述工大教育改革中的若干成功经验

年轻学者,不负众望,再创辉煌。论工大独有的天才学生培养计划

松花江半导体,微加工领域的先行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