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七章 大集体的丰收(2 / 2)午正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刘荣华的病,在医术超越了时代和时空的文启东手中,根本不算什么,很轻松的就治好了。

为了能让其有一个好身体,好有精力认真教学,文启东还给了他一瓶《特效强身健体丸。

人类就是这样,当身体强壮,精力旺盛时,思想就不会消极,感觉一切问题都能解决。

自从村民们成为了公社社员后,整个三家村,成为了一个整体的生产大队。

生产大队和以前的村相比,不但名称改变了,村民的生活方式也有了变化。

首先是整个村变成了一个大集体,村民们家里的生产资料,包括牛羊等家畜,也都归集体所有。

村民们除了保留几分的自留菜地外,土地也同样归村集体所有,村民们在大队长和各生产小队长的带领下,按时按点的集体劳作。

村民们集体劳作收成的粮食等作物,也按村民们平时劳动统计的工分多少,来进行分配。

一个家庭,男壮劳力每干一天是十个工分,妇女、老人、小孩根据个体差异,每天五到十个工分不等。

简单单说吧,一个三家村就相当于是一个工厂,村民们就是工厂里的工人,还是定死了工资标准的工人。

当然,作为民生生活资料的医疗室,也成为了村集体的一部分,文启东由于情况特殊,平时不参与田地之间的劳作,只看管这间医疗室,他的工分,就按给人看病来计。

对村民们来说,以后看病不用再给钱了,他们是很乐意的,现在不论得大小病都在医疗室内看。

这种从北方传过来的社会制度,在生产资料贵乏,生产工具落后的时代,是能极大提高生产力的。

就如三家村,以前一直缺水,缺少灌既的沟渠。

如今成立大集体生产队后,在能集中所有劳动力的情况下,不但在文启东的建议指导下,在葫芦沟北端修成了一座小水库,还修成了贯通整个山谷的灌既沟渠。

大集体的社会制度,不但村民们感觉新鲜,对文启东来说,也是一种从没经历过的生活方式。

人多力量大,这可不是说说……。

每天清晨,只要村头的手敲大钟一响,村里的所有劳力都会从家里走出来,到村里的库房中领取了工具后,在村小队长的带领下,开始到地里干活。

以前时各干各的,现在,村里的男女劳力集中在一起,一块地一块地的来进行耕种。

今天,就有一部分村民劳力,来到文启东小院旁边,对原属于与文启东的几亩地进行麦田护理。

由于今天没有病人,文启东没有呆在医疗室内,他蹲在自家院子外的水池旁边,清洗自己的衣物。

他现在洗的衣物,是在这个时代采买的普通衣物,超级制造机器合成的不染尘衣物,太惹眼了,他平时很少穿。

一起生活好几年了,村民们对他们‘神奇’的七叔也不再有陌生感,看见在水池边洗衣物的文启东,干活的男女村民们开起了玩笑。

“七叔,你老人家还亲自洗衣服,要不等下工了,我来给你洗……,”一名三十多岁的妇女,在地里干活到水池旁边时,对着文启东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说道。

“哎幼,看不出哎,桂花妹子你还有这心啊,你这是准备认七叔做干亲吗……。”不等文启东回话,旁边一名四十岁出头的婆娘,紧接着高声说笑。

对这些村里的婆娘们,文启东一向少言远之,他真的是招惹不起。

自从他露了一手接生的‘神技’后,村里的婆娘们生产,都是由他来接生,想推脱都不行,生孩子的人家家人,能跪在门外哀求。

虽然每次接生,文启东都是隔着被单子盲操,不会看到不该看的,可还是让村里的妇女们,不拿他这个老年男道士当外人了。

就如一名妇女说的,“肚子都被摸了,在七叔你面前,还害羞个啥……。”

为了避免麻烦,文启东留起了花白的头发和胡子,装扮成老年人。

可他身形挺拔健硕,面相看上去也是鹤发童颜,一点也不显老,反而显得有点仙风道骨,很是吸引那些不计荤素老娘们的注目。

“咳咳……,干啥呢,好好干活,七叔他老人家,也是你们这些娘们能说笑的……。”

带队干活的生产小队长,及时止住了几名妇女的话头。

掌握着工分计数大权的生产小队长一发话,几名妇女不在言语,低头认真的干起活来。

文启东家旁边的几亩地,经过土质改良后,已经连着丰收几茬庄稼了。

刚刚过去的冬小麦收割,这几亩原先都收不回种子的田地,冬小麦的收成,已经达到了每亩三百多斤。

可收获的粮食多了,需要向上交的公粮也增加了。

前两天传回来的消息,原来的王大炮王区长,现在的公社王书记,在县会议上,已经夸耀公社的粮食亩产平均达到了一千斤……。

县领导一听,高兴地夸奖了王大炮,随后说道:“你大王庄公社亩产一千斤,今年的公粮就按每亩五百斤上交,给社员们每亩留五百斤的口粮,足够吃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