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宽的遗书中,并没有写任何私事。
遗书的前半部分,叙述了康武帝执政前期的丰功伟绩,缅怀了自己对康武帝的敬仰之情。
中间内容,笔锋急转直下,用煌煌之言怒斥康武帝各种倒行逆施行为。
最后几句,写的是他对康武帝的殷殷期切,希望康武帝能反思过错,找回曾经的自我。
“若陛下能从谏如流,微臣虽死无憾!”
这句话,是这份封遗书的结尾,可谓是字字泣血!
康武帝看完遗书,罕见的沉默了,寇宽的遗言,刺痛了他这个皇帝的心。
思过三日后,康武帝幡然悔悟,立刻下令停止修建行宫,并以官员的最高规格厚葬寇宽!
在大乾编纂的康朝史书中,有单独的篇幅记载了此事,史称“寇宽死谏”!
抬棺死谏,对官员来说,是一件无比肃穆的事。
但对皇帝来说,却是一种侮辱。
因为,只有那种昏庸无道的皇帝,才配享有如此规格的谏言方式!
而他李徽,竟莫名其妙的享受了这个待遇。
这,让他如何不怒?
“去,给朕问来!”
李徽双目通红,喝道:“朕究竟有何失德之举?”
王狗儿跑的很快,从坤宁宫到午门,弄清事情真相后,又快速返回坤宁宫,前后不到一盏茶时间。
“陛下,劝谏官员是太子洗马沈志云,他劝谏陛下诛杀国贼。”王狗儿张口就道。
听说和自己无关,李徽顿时松了口气,也对,抬棺死谏也不一定是针对皇帝的,他是被“寇宽死谏”的史料给吓到了。
“国贼是哪个?”吴氏都不禁好奇起来,官员们内讧这还是第一次。
王狗儿看了看李徽,缩着脖子道:“是薛驸马”
“什么!”两口子同时站了起来。
这薛文誉不是正在安置灾民吗?
怎么这时候却有人要弹劾他,还上升到了国贼的高度?
“你这狗才,还不将详情细细道来。”李徽气道。
当下,王狗儿就像倒豆子一般,将自己打听到的消息说了一遍。
听完后,李徽沉默不语,脑中开始分析着此事其中的利害。
作为赈灾副使,薛文誉的职责,就是安置灾民,让他们吃饱穿暖。
仅仅上任两天,就传出了这么一个消息,让李徽都不禁头疼起来。
薛文誉每日让灾民以稀粥度日,此事肯定是真的,沈志云不会编造这种事来污蔑他。
但要说薛文誉在这么短时间内,就贪墨了赈灾粮食,李徽是不相信的。
毕竟,这才两天时间,他哪里来的及行动。
但是,他不给灾民吃饱饭,这又是为什么呢?
难不成真如沈志云所言,他是为了将粮食省下,待日后找机会贪墨了?
“就算不是贪墨,但他苛待百姓,对赈灾钦差来说也是重罪,就算他是驸马也脱不了干系啊!”李徽不禁想道。
“来人,速去将薛文誉召回,就说朕有十万火急之事询问。”在殿中踱了几步,李徽忽然说道。
正巧此时,琳琅公主进了宫殿。
听说薛文誉要倒大霉了,她便自告奋勇,表示要亲自去捉拿薛文誉归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