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看向校长。
校长重心长地说道:“大家说说我们该怎么打鬼子吧?”
“我们可以提前出动。小鬼子之前损失惨重,是因为兵团太过集中,这次他们绝不会在狭小地形布置兵力。一定会重点防御这种集群式炮击。”
“要不大家按兵不动吧?反正鬼子不打我们!”
众人各自发表意见。
总之说的是对陈牧这边非常不利的!
听着大家伙说话,校长满意的点头。
若这次操作得当,这帮心腹大患极有可能会被鬼子全歼的节奏啊!
如此良机,他常某人是要定了。
校长思索着如何一劳永逸的时候,李宗人忽然开口道:“我就怕东洋人贪心,若他们忽然集结兵力,然后打中条山怎办?”
果军高层心中一惊。
小诸葛揉着眼睛太阳穴:“还真有可能,若是鬼子使出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计,我们的部署还真有问题。”
敌寇吃大亏后,恼羞成怒的他们在半年中接连发动两次大战。
差点把果军打得没缓过气来,热干面市遭受了多次袭击。
汤部那个蝗虫更是挖开花园口。
若不是鬼子的两个舰队没了,果军这边的光州等地也可能要丢了。
大家看着中条山地区,纷纷大皱眉头。
抗战至今,他们败多胜少。
果军能拿得出手的战略防御要地已经不多了。
中条山这个地方非常重要。
从地理学上看,中条山南面为秦岭山脉、东接王屋山,拿下中条山过黄河直接威胁关中盆地。中条山依黄河而行,山势狭长,整条山脉划开了中原与西北:它的北侧是晋南盆地,南侧是中原大地。
它本身就是一道磅礴的天然门户,因中条山屏蔽着洛阳、潼关和中原大地,拱卫着大西北,瞰视着晋南和豫北,其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中条山北侧为晋南盆地,西侧为关中平原,东侧为华北平原。
古代的时候,无论北方游牧民族,还是中原王朝想进军关中,都必须先拿下中条山。中条山的得失直接威胁到关中盆地。
而果军现在待在川蜀,两广已经丢了大半。
随后有可能会丢失更多的战略纵深。
若是南方地带丢失,他们的产粮地带就只剩川蜀等地,若关中盆地丧失,将会对他们造成战略性打击!
众人看着中条山,随后开始商议对策。
最后得出了一个论调。
他们的老对手可以残,但不能死。
他们要牵制更多的敌人,减缓果军压力!
而他们,则派出部队部署在中条山,防止敌人威胁这里。
战略部署确认之后,常校长大声说道:“好了,总归那帮家伙还是我们的人!要帮,就要大大的帮助。不过我们需要防备中条山等地的鬼子,所以我们对他们的支援终归有限。”
校长的一番话让李宗人等人感觉背脊发凉~
这是不顾大义,铁了心地借用鬼子手打残这帮竞争对手啊!
虽懂大义,却为自己的利益而舍弃盟友。
今日如此对陈牧这边的势力,明日必定对他们也是如此。
果军各派的心更加拧不成一股绳了。
“你们可要坚持住啊!”
……
4月15日。
鬼子各部秘密集结完毕,随后发动大战。
鬼子的野心暴露无遗。
刚一开始,鬼子大军势如破竹,接连占领村庄。
一路上,他们遭受了不少顽强抵抗。
比如冷枪,冷炮的伏击。
不过鬼子这边派出大部队,连续吃掉大批阻拦的敌人。
虽然路上遇到大批土地雷埋伏。
车辆更是屡次抛锚,但是鬼子的进攻速度并没有遭受过大影响。
19日不到,鬼子就已经清扫完缓冲地带的敌人。
然后鬼子出动,朝着陈牧这边的核心腹地挺近。
赵家峪方向。
李云龙的团也迎来进攻的鬼子。
作为晋西北地区立下煊赫战功的第4旅团。
由坂田带领的联队可谓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号称精锐中的精锐坂田联队,将正式和李云龙对抗。
19日下午,鬼子抵达李云龙方向。
随后派出一个大队的士兵进行攻击。
炮兵轰,步兵冲,炮兵再轰,步兵再冲!
靠着这个呆板的战术,鬼子将没有武器的龙国欺负惨了。
之前非常有效的战术用来对付陈牧这边,好像完全失去作用。
子弹扫射,炮弹轰炸,进攻……
可敌人的火力强度,还有作战意志的强烈,超出他们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