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路摊琳琅满目的商品,何仲月发动“练“增幅气,再把大量气集中在眼睛。
何仲月用经“凝“加持过的眼睛,频频扫视路摊的钱币与瓷器。
然而,一丝一毫的气,都没有从这些物品发出。
倒是路的行人,他们体表隐隐漏出的极微弱气,被何仲月的眼睛,轻易捕获到了。
这些就是人体内,自然流失的气。
“果然,我就不该对地摊的东西,抱有什么期望。”
“还是去店铺里看看。”
何仲月撤掉“凝”的状态,有些失望地摇头。
这些地摊的东西,十之八九都是假的。
何仲月甚至见到一幅泛黄的人物纸画。
小贩说是周朝时期,大禹他老婆——女娇,因思念三过家门不入的丈夫,而给大禹画的。
意境很不错,既有大义又有爱情故事,画还特意做旧。
不过,大禹明明是夏朝的开国君王,怎么扯周?
而且,夏朝哪来的纸画?
纸张,那时压根没诞生。
何仲月忍着笑,在街疾走,终于发现人流开始减少。
这边街道两侧,都是出售古玩的店铺。
像刚才在路摆货的地摊,几乎绝迹,道路也因此变得开阔。
何仲月随便找了家店铺,进门便见到不少顾客围着一件瓷器,在谈论。
进门后,左侧有木质扶梯,看起来通往二层。
“凝!“
何仲月眼中,聚集着大量气。
被众人围观的这件瓷器,没有丝毫气溢出。
何仲月不以为意,也没有多说什么。
店铺正面摆着柜台,里面放着各色的玉器玉石。
有酡红、白色,青色,玉器样式以手镯为最。
何仲月扭头,维持着“凝“的状态,继续打量,却是突然有所发现。
他绕过柜台,走到墙壁的一副画前,面露沉吟之色。
何仲月眼前的这幅画,大约两米长,三十厘米宽。
材质,应该是绢本画。
绢本是丝绸织物。
古时许多书法与绘画,在东汉蔡伦发明纸张前,大多记录于绢本。
何仲月视线移动到画轴右下方,只见画中江岸高松掩映,梅枝歪歪斜斜,却是遒劲自然。
曲廊临江幽回,高阁内一士端坐其内,对江远眺,神情怅然若失。
前世,经常有人请何仲月的父亲鉴赏作品。
因此耳渲目染之下,何仲月的鉴赏水平也不算太低。
何仲月观这画,笔墨臻至化境,三段式构图极具匠心。
他稍微凝神片刻,终于想起了这副画的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