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梁小丑?!大胆!你个无礼小二竟敢如此胡言乱语,是找打了不成?!”
对于朱栋那叱骂,淳于琼面色虽然也略微难堪,但还没有来得及开口,一旁的郑玄便已经开口怒斥道。
“找打?你打一个试试?”
听到这话,龙椅的朱元璋目光微凝,带着杀气瞪着郑玄冷声道。
听到这话,郑玄神色围边,脖子往后缩缩,却是不敢再说话了。
“连基本的礼仪都不懂的毛头小子,如此口气与我等说话,相比自己才是更加自以为是吧?你倒是说说,我等哪里说的不对?”
淳于琼一双眸子盯着朱栋,又冷声开口质问道。
此次讨说法,是绝对争议的事情,毕竟这关系了千万百姓。
而让朱元璋这昏君改正,更是关系天下无数百姓民生,这是值得名流千古的好事儿。
但这朱栋居然跳出来便开怼,这让淳于琼很是不爽。
“河南旱灾,父皇拨粮赈灾,以工代赈,让百姓通过自己的双手获得粮食,而不是让他们坐着等吃的,于此同时,开展公共建设,修筑堤坝,完善道路交通,为以后河南的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全健康快乐作出结实基础,何错之有?”
朱栋眼神凌厉,直直注视着淳于琼,开口问道。
“百姓受灾,朝廷拨发粮食赈灾,古自有之,为何古时帝王都是无条件帮助,而我大明却要让饥饿的人去干活,服劳役才可以获得粮食,此事难不成陛下还作对了不成?古时的明君才是昏君?”
淳于琼怒斥道,声音如雷鸣响彻整个朝堂。
“哈哈哈!臭老头你的书都读到屁股里了吗?竟然能说出如此一笑大方的话?我都为儒家觉得丢脸!”
听到那话,朱栋却是不由得笑了起来,一双眸子更是充满戏谑。
听到那话,淳于琼面色又难堪几分,一双眸子充满怒意盯着朱栋。
“直接赈灾,百姓终日无所事事,会培养懒惰的习性,以工代赈,既能帮助百姓度过灾年,又能为整个河南经济腾飞打下基础,你说哪个更为适合当今的大明?”
一阵大笑之后,朱栋面色又严肃起来,目光凌厉,厉声质问道。
听到这话,淳于琼目光微凝,嘴巴张了张,切实始终没能说出话来。
“后续种植的土豆,亩产三千斤,可以储存一年,种植顺利,河南以后再无灾年,此事如何昏聩?”
朱栋继续问道,身的气息也是愈发强盛起来。
“以河南为试点进行种植,再将种植经验推广全国,让整个大明帝国粮食储备实现质的飞越,整个帝国再无饥饿之虞,此事如何昏聩?”
朱栋继续问道,目光直直盯着淳于琼,
三问一出,不止是淳于琼,剩下的两位大儒,眉头也是微微拧起来,亩产三千斤,这个数字太过令人咋舌。
“父皇开创赈灾的新举措,并不局限于仅仅给百姓发放赈灾梁,而是将目光放远到日后,甚至整个大明帝国的粮食生产,保天下百姓再无饥荒,有何昏聩?”
朱栋怒斥一声,声音响彻朝堂,此话一出,全场寂静。百官神色也是微微动容。
龙椅之,朱元璋神色微微一动,眼眶有些泛红。
对于昏君这个名头,他是懒得多去理会的,但是听到朱栋如此理解自己,他心中还是忍不住掀起波澜。
而淳于琼三人,听到这话,顿时感觉自己脸火辣辣的,眉头凝气楞在原地,却硬是说不出话来。
“再说一场饥荒,倘若光靠朝廷拨发粮食,能帮的了多少?敢问淳先生,你可知饥荒能让百姓饿死多少?”
朱栋继续问道,一双眸子注视着淳于琼。
“不下两成。”
淳于琼倒也没有隐瞒,稍稍思索了一下,便如实回答。
“父皇建设公共设施,商户参与朝廷工程建设,经济有利可图,达成商户合作,粮食可以减免掉运送损耗,且有银两由于建设工程而入账,百姓虽然劳动,但却不会在此灾年饿死,你可又清楚?”
朱栋继续指纹道,一双眸子的目光越发凌厉起来。
听到这话,淳于琼脸色微微一变,嘴角蠕动了一下,却是说不话来。
此事他还真的不知晓,他只是想当然觉得,让饥饿的人去干活,饿死的人只会更多。
朱栋目光环顾四周,却是无人开口,赫然是默认了此事。
“我大明皇帝不为之前帝王决策所碍,赫然推出新政策,令河南百姓安稳度过饥荒,后续又有亩产三千斤的土豆跟种植,此等可名留千古,作为万世帝表的大事儿,是为昏君?”
朱栋一声厉斥,声音震慑人心!
题外话:各位大大,阿栋睡了一会起来给各位读者大大码字了。希望能在评论区和各位读者大大多交流剧情。这本书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望各位读者大大帮忙指出,阿栋会虚心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