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零五章 巡视南洋马尼拉(2 / 2)飞翔的羊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两种思路结果也不同,如他一开始变卖财产带一些人迁移至南洋虽然至今也可能经营一个小岛,但发展太赚钱的产业却是不敢,因为在南洋他能聚拢几万汉人也困难重重,利用土箸可能性太小。

因为有高质量一步步发展的思路他不仅此时有了二三百万辖下人民,主要是军力、工业、农业都是基础夯实无比、盖世无双的,也就是说在这时代的世界上都是水平最的。

因而他的自保之力也已经达到一个新高度,客观上也已让近二百万大明地区难民、灾民、流民不仅脱离了战乱、饥荒、动荡、朝不保夕的生活,而且他们的生活水平之高是这近二百万人之前做梦也想不到,因而他们在欢送沈磊离开时自发地喊声万岁真是发自肺腑。

至于有人疑惑在n为何不见呼万岁的人,这原因是在沈磊视察往是随便到现场看看,到工厂时也是正常生产,不少人还常见他。不似此行在伊瓦纳众人相聚此是初次见到恩人即离开而情绪激动,所谓情不自禁也。

加上移民到n一批批分散开来不久就知道n规矩不行跪礼,更不必称呼官员为大人,因这些规章制度加不曾有n大场面所以还未发生对沈磊大呼万岁的事。

但安置南洋的除了少数骨干都是新移民,n的规章制度虽然也执行、也知道,可平时仅有乡干部为最高领导,骤然见沈磊来看望他们心里的感激之情肯定更甚,在送别时一人失控众人应和实属如水到渠成。

听到万岁声沈磊心里也是激动的,这虽非种瓜得瓜,有些如他的出发点种瓜得了瓜后的副产品,可也是有他的一片精力及越来越强的兼济天下抱负在,万岁声虽不能真万岁的,但这些人真心实意的感激之意让他觉得自己没有白白付出。

在万岁声中离开了此行第一站又靠泊了一个安置点,在第三天两艘这时代独一无二的船进入了马尼拉湾后沿巴石河驶到了码头位置。

设立在这里将是一个省级政府,只是此时仅为一个空架子,整个城市也仅有二个部分,一个为原马尼拉城改造的国际贸易城,一处为原华人居住区扩展的普通市区,除此以外在不远处有一个土箸聚居区。

这三个区国际贸易区主要是对外贸易与侨居地,但此时因这里的对外贸易十不存一大量商人已经离开。另外驻军与政府人员已经被赎走,家眷与平民也大多数离开了,与高峰期比此地欧洲人仅剩下百分之三四而已。只是一些其他商人与商业机构进入,及大多数房屋改为仓储才不算空置太厉害。

至于正常市区原来已经有数千华人,加各处自发来此的华人及其他各色人已经超过三万人。这还是不少到达这里后谋生困难而被招纳参加农庄、矿业、工厂等处的人口,至于居住于此的人一为港口服务,一是将盐、布匹等等商品贩卖至土箸人地区的小商人。

这些小商人贩卖的商品都是沈磊允许的,这是土箸镇压不难如西班牙人、荷兰人都可以做到并名义上取得了不少地方统治权,但这个统治权是虚多实少加他不愿搞殖民这一套,所以让大部落可以考虑他们的选择,选择期间一些生活必需品可以继续供应。

因这个政策不少原来居住这里或自己过来的华人不少就从事小商贩了,而这也是他们在西班牙人统治期的主要职业。甚至是华人在这里被称为生理人,原因就是他们走村过寨时被当地人询问什么人时总答生意人,只是口音更类似生理人才如此被当作生理人了。

若说沈磊辖下游离沈磊的统一安排制度之外的人口之前主要是在台南,现在主要是在南洋,而南洋主要是在马尼拉。对这些人放开口子一是鼓励自发移民,二是让小本经营的餐饮服务业获得发展活跃市场,所以连完全由移民构成的台北因沈磊让银行贷款,允许人们从农庄、工厂退出,开办了许多小饭店、小理发店、小茶馆等等商店,使台北更加繁荣热闹。

之所以这样做当然是他清楚包办这一切是最困难的,如私人经营自有人会寻找商机,寻找更多可行项目,他只要将卫生、质量、安全等控制好就可以。反之他将这些都控制起来肯定是吃力不讨好的,往往是陷入僵硬、死板加服务差、成本高的境地。

这些作为后世乡村大学生干部的沈磊肯定有深刻认识,因而才在n发展到一定阶段放开了私人经济,更准确的是容许他人进入他开发地区的工商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