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君嗜良身材魁梧,方脸络腮胡,像个武将,闻得灵寿元君如此自责自省之话,忙道,“嗳!元君此言差矣,诺大一个大莽山,安能每人都能兼顾?难免出个歹徒,也是无法之事,哪能怪到您身上。就拿我魔界来说吧,此次逆叛之人,都出自魔界,难道我也要怪自己管教不严不成?终归来说,各人有各人品性,我们在上头的,管个大概太平也就是了,哪里能样样事情都能想到、看到、做到?若当真这样,不说累不累,就是烦也烦死了。”
他这一番话说得爽快自在,却让坐在他下手的魔界右相微微变了脸色,忙起身亲自捧茶到其面前,并借机对他使了一个眼色。
嗜良这才意识到自己似乎所言有所不妥,忙嘿嘿笑着揭过了话。
我不由在心中笑道:这个魔君倒真是个没什么城府的,也不知他这样的,是如何在这魔君的宝座上坐得长久的。
他这番话虽是在为大莽山开脱,也记得起乱之人出于魔界,却没意识到在这件事情上,他魔界的处地更加尴尬,灵寿元君能谦一句“教下不严”,他作为一个魔君却是“御下不得法”,且不用别人说,他自己总结的“管个大概太平”几个字就已经把自己执政疏散的态度说了个清楚,这样一来,反倒给了那些魔族右支一个正当的叛道理由。
连月奴也听出嗜良言语上的不妥,微微蹙眉,凑近我耳边小声嘀咕道,“这魔君也……”
我忙按住她的手打断她,并悄悄对她使了个眼色,示意她小心祸从口出。
听说,这一任魔君嗜良是上一任魔君莫乩的亲弟弟,莫乩挑起天魔之战又被扶苏镇压,天帝钦点嗜良为新一任魔君,表面是降恩于魔界,维护魔界血统,实则却可见天帝御下之能的高超,试想魔界之所以能在莫乩的带领下反抗天界,自是有一定把握能与天界抗衡,不容小觑,如今扶持嗜良登上大统,尚且分裂出魔族右支欲自立门户,若直接由天界掌管魔界,只怕新一次的天魔大战也一触即发了,而之前的天魔大战,虽天界勉强镇压,斩杀莫乩,但内里定也损耗不少,如何能经受得住再一次的战乱,即使勉强战胜,难道又不怕其他几界趁着天魔酣战之际乘虚而入,渔翁得利么?所以,选魔界之人继任新君是唯一之途。
可选谁又是一门学问,莫乩有兄弟三人,除了嗜良,还有一个被称作“绝命将军”的弟弟肃清,传闻此人手段狠烈,是个战场上的奇才,在天魔之役中,他助其兄莫乩大破仙界大军,几乎要冲上南天门去,幸而扶苏纵兵奇诡,孤身闯入敌营,活擒肃清才得以破天界之困局,后来此人虽也归降天界,被天帝封为“青翼魔君”,但这样一个人,天帝如何肯将魔界大权交予其手中。
除了兄弟,魔君莫乩还有一子,是侧妃所生,莫乩被杀时,这孩子不过襁褓之中,自然难堪重任。
所以,因天生怕死,在天魔之争中畏畏缩缩的嗜良才是最好的选择,且如今我亲眼见到这人之后,我才真正明白天帝这一步棋的高着,这样一个人,的确最适合做一个傀儡,天帝在将一切表面功夫都做到之后,还能安心做个傀儡背后的提线人,掌控魔界的一切,既得了面子,又得了里子。
在嗜良继任魔君仅一年后,他以“感兄嫂之艰难”为由,上表天界,娶了莫乩的侧妃,封为魔后,这样一来,侄儿变成了儿子,本来在孩子长成时可能会出现的“要不要归位于前任魔君正统血脉”的问题就彻底不存在了,毕竟父死则子承位,这个孩子做了嗜良的儿子,嗜良活着一天,这孩子就没有承袭的资格。
也不知这样一记高着,会不会也是天界在背后操纵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