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既然在法律意义上来讲两人已无关系,那就不能从私交意义上作出有罪推论。”姜波再度举手。
法官一敲小锤子,“私交意义现实中存在广泛,不能否认推断的可能性。反对无效。”
“关于被告人蓄意谋杀的动机,我们在对被告人进行性格推断和行为调查的过程中,发现了四年前他曾经在大就读行为心理学专业博士的时候,曾经在一个身心健康的女子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对其偷偷进行了一次反人伦的心理学实验,而且是打着爱情的名义。我们有理由怀疑,被告人具有某种程度上的人格分裂倾向以及反社会人格倾向……”
……
此言一出,听审席上的观众一片哗然。
竟然会有人对正常身心健康的人做心理学实验?这实在太骇人听闻了……所有的心理学研究如果需要临床试验,在伦理上都要求是对被实验人在征求其同意之后才开始进行的,哪怕是行为异常需要帮助的人,没有自主意识的人,也是要征得其监护人的同意才可进行的。
被告席上的林启正目眦欲裂。
原来他们说的“精神分裂”其实是指这个人格分裂倾向……?
他们是怎么拿到证据的?
他们找的证人又是谁?
如果是她……
自己终于要被审判了吗?
他突然发现,除了她,其他所有人的审判他都无畏无惧……
能审判他的,也有资格审判他的……只有她……
她都知道!
她就算之前不知道,现在也全都知道!
他终于知道他的不安是来源于何处。
公诉人还在滔滔不绝地说,“这种反人类的枉顾人伦的心理学实验一定程度上表明,林启正先生存在着反社会型人格的倾向。具有这种倾向的人,即便是杀人,也根本不需要动机……下面,我们来看看他当时是如何对一个善良单纯的女孩展开这项残酷的实验的……”
……
姜波也是目瞪口呆,始料未及。
他完全想不到林启正有这样的前科。
他回过神来,赶紧无力地进行反对,“反对,此事与我当事人目前正涉及的案子无关。”
公诉律师立刻说,“这件事,可以证明被告的人格倾向,以此了解他主导515事件的动因。”
法官一锤定音,“反对无效。”
紧接着,屏幕上开始一张一张放着照片。
林启正看着看着,双眼就模糊了。
有他们交往时的照片,有她四处惊慌寻找时的惶恐和害怕,有她被打击时的痛苦和彷徨。
公诉律师开始解说,“这一组,是第一次交往和他假装失踪后的照片。可以看出,这个女孩被伤害得多么绝望。然而当时的她没有想到的是,这种痛苦她还要再经历第二遍。请看屏幕……”
又是一组,他们开心地吃着四人晚餐,高兴地回到豪景园,但是第二天,她在蛋糕店里工作时惊惶失措的表现再一次让再场所有人的心都揪了起来。
“诸位这里拿在手里的,是他的博士学位论文,论人类记忆断层对于求生意志的磨灭,这是一篇未完成的论文,但可以看出,论文的进度随着实验的进展已经完成了一半。论文的最后,是他的亲笔手稿。你们看一看,读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