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三章 不想没有光(2 / 2)不当一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三、先减半试试吧】

到医院之后,和医生简单地说了一下情况。医生问了一句,“你现在多重?”

“39kg。”慕梧回答道。

“你太瘦了,一片的剂量可能大了点,你没有办法吸收。这样吧,我们今晚只吃半片,看看会不会有好转。”医生皱了皱眉头说,“其实一片的剂量才比较有用的,但是体重不达标,没办法了。”

“因为我已经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吃饱过了。其实就是没胃口,吃不下东西。”慕梧不好意思地说。

“没事,这是正常的。对了,切记,不能轻易断药。断药的后果很严重的,因为这意味着再次服药的时候你将承受更大的副作用和难受。哎。”医生嘱托道。

“好的,谢谢医生,我们记住了。”黄辉仪说着就带慕梧离开了医院。

“记得哦,每天只要吃半片就好啦。另一半可以留着第二天晚吃。坚持吃药哦。”

“好,我今晚就吃半片。”

慕梧不知道,从一片到半片,后来又会变成两片。

每一次慕梧的心里仿佛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斗争,精神的快乐和身体的痛苦抗争。

对她来说,加药意味着病情的加重。

但医生说:“这是为了更好地调控你的大脑。”

老师说:“这是为了让你好得更快些。”

一句一句,好像是披着羊皮的狼在诱使自己“变得更好”,“为了自己好”。

其实每一个黑暗无边的白天到来前,慕梧都告诉自己:活到晚,至少活到晚,活到晚,一切都好了。吃完药之后一切都会好起来了。

这是抑郁症的典型症状,叫“昼重夜轻”。

【三、不是求生】

说实话,抑郁症最可怕的,是不可控的机体机能的退化,还有不可控的思维认知的改变。

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是爸爸不顾一切把自己推到寒冷的冬夜里的时候嘛?

是姐姐不愿意自己亲近的时候嘛?

是对身边的事情没有任何兴趣的时候吗?包括热爱的音乐、电影、书籍等。

走进电影院像是坟,音响覆盖了细细的一层灰尘;

早早地走进教室里,空无一人,当人慢慢来齐的时候,感觉到了莫名的窒息;

张爱玲的《倾城之恋》也长久地停留在角落里。

也许就是觉得没意思。莫名其妙地觉得没意思。起初以为是Cshi长期的连绵梅雨而产生的倦怠,就没有在意。

看过一段这样的话,可能最能形容那种感受。

“突然加速的心跳发出预告,升腾而起的绝望感从胸口贯穿大脑。

与世界的隔离感骤然降临,恶狠狠地切断你与事物的所有联系,把你打成离群索居、茕茕孑立的无助小孩,逼着你对抗着全世界汹涌而来的恶意。

但其实在得病之前,我和普罗大众一样,单纯地以为抑郁症只是单纯的‘心情不好’。

然而事实,抑郁症是死神的唾液,它能溶解掉你所有的精力与希望,让你在肮脏、黏稠的泥淖中沦为绝望感的囚奴。

怎么形容那一刻的感觉呢?

如果说,求生是人的本能,那么那一刻我的本能就是求死。我要死!我要死!!我要死!!!是我的大脑对我发出的唯一信号。

我常说,自残其实是自救的一种方式,我不想死,所以需要用肉体的疼痛来提醒自己:我活着,我痛着,我没死。

我的爸爸开启了教育模式:‘谁不会遇到挫折?谁没有遇到难事?你这样任性让我们拿你怎么办?我们还指望着你事业有所造诣,我们还要依靠你,你这样我们怎么办?!’

对于这段话,我的解读是这样的:

对啊,谁不会遇到挫折和难事,结果就我得了这种病;

我不但没用,还这样任性,给大家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他们嘴说,我当个平凡人就好,但事实,还是希望我有所作为光宗耀祖的,然而我却在这里,什么都没有。

——不可控的思维认知偏差。

我第一次承认,抑郁症患者真的矫情又脆弱。但我不想这样,我爸也不想这样,我们都不想这样,这就是疾病的驱使,这就叫作‘无奈’。”

亲爱的王珐,亲爱的我热爱过的事情,亲爱的闺蜜,亲爱的一切,会不会有一天我们也走到这样的地步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