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八十五章 记忆差错(2 / 2)沙黄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是吗?”江师傅很高兴地说,“想听我们烟海这边的故事,只要你不嫌烦,找个机会,等我休班的时候,我请你到海边吃烤串,喝扎啤,我给你好好讲讲……对了,黄老板,你怎么会知道这个七节楼?看起来,你对我们烟海很熟嘛……”

“江师傅,我是听朋友说的,他说他们家就住在它附近,因为说不清具体地址,就找了一个在当时有点影响的建筑物做标记……我本人搞新闻多年,每到一个城市,喜欢和当地人聊天,找点有关这座城市的老故事。我这次来烟海,是为创作风貌人物志找点素材……”

“哦,我不知道你是干新闻的,还是个记者。不好意思,我看你一身儒雅气质,文质彬彬的不是一般人,不像我们这些粗俗……。”

“江师傅,请你不要这样说,如果不是你的帮忙,我怎么会知道烟海这么多老故事?这样说吧,你们整天守着它,生活在这里,你说烟海会嫌弃你粗俗吗?”

“这倒是真的,我祖辈都生活在这里,从来没想过这些东西,黄……先生,我应该称你先生才正宗……”

“随你方便吧,江师傅,怎么称呼都行……请你说说七节楼的故事吧。”

“黄先生有所不知,三十多年前,七节楼在我们当地是最有名的建筑。不象现在,高楼大厦到处都是,几十米几百米的,听说还有一个正在建的上千米高的大楼。那时候,在我们这个小城,能看见两三层的筒子楼都是稀罕东西,用现代话说,让人羡慕嫉妒恨。当年,它刚建起来的时候,一下子就成了我们这里的大新闻,大家都来看光景。现在想想,是不是很可笑?小城里的人没见过大世面,没俩法啊。”

“江师傅,我听朋友说,在七节楼的东边挨着一个什么仓浦巷,是真的吗?”

“是真的,可是,先生有所不知,它东面有一个东仓浦巷,还有一个西仓浦巷,不知道你朋友说的是哪个。这两个紧挨着,细说起来,不管是哪个都一样。”

“是吗,江师傅?请你说得详细点,等朋友再问起来时,我可以讲给他听。”

“黄先生,它东边紧挨着的是西仓浦巷,属于单片胡同,中间隔着是东仓浦巷的住房,所以,它们两个巷子其实是一个半巷子,属于一体的两个胡同。再往东是厚安巷,跟着是一家电影院。七节楼的西边是所城内里,现在还在……可惜,西仓浦巷已经拆了。还好,那个东仓浦巷不知为何还留了半截。唉,作孽啊,那可全都是我们烟海最有名的明朝民居群。

“我记的在东仓浦巷口,还有两棵两个大人才能搂过来的大槐树。每年春天,它们的树冠连起来,比一个足球场还大。记得我听大姑父说过,它们是两个老槐树精,就是那个七仙女和董永转世的。在几千年前他们迁到这里,躲避玉皇大帝地追捕。我还听说,如果哪家小孩晚上闹夜,大人们都会抱着孩子到树下转几圈,嘴念叨几句天惶惶,地惶惶,我家有个哭儿郎,槐树老仙念一遍,一觉睡到大天亮。当然,这些都是民间传说,有点迷信,是老百姓说着玩的……”

“这么说,现在还有半个东仓浦巷……其它地方都改成居民小区了?”吴望听说还有半个胡同,心里非常激动。但他不想再犯错误,赶紧改变话题。

“那里紧挨着南大街,属于咱们这里的黄金地段,怎么可能成为咱们老百姓住的地方?那个半截,据说是因为留给一个国外财团大佬看的,说是他的祖居,目的是准备动员他投资……其它地方现在是商贸局、银行,外贸大厦等等,都属于官办仕家的。不过吧,黄先生,你是搞新闻的,又是大地方来的,你说说,他们干嘛把一座座大楼,都建成又窄又薄像个纪念碑似的还那么高?”

“纪念碑?你的这个说法很有意思,也许这就是当代人的心理状态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