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二章 沙尘暴(2 / 2)沙黄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窗外扬起的风沙开始弥漫,能见度越来越低,大概能有七八十米左右的能见度。

来往的车辆纷纷打开大灯、雾灯、示宽灯,在光柱的阴影里,小心翼翼地爬行前进。

看着处于癫疯状态中的尘沙,和空中飘浮着的各色废纸、塑料袋,听着风沙袭击玻璃窗发出的噼里啪啦声音,触景生情,吴望感慨自己命运多舛,世事艰难,一种沮丧的情绪让他情不自禁地叹了口气。

“方正有消息吗?”

吴望的叹息声引起方中兴地注意,他开口问道。

“没有,就像消失了一样。”

吴望无奈地摇摇头,看着窗外发呆。

那边正忙着的方中兴也跟着轻叹一声,表达自己的遗憾。

一年前,妻子方正因为种种原因,伤心欲绝地选择离开,而且是跟吴望最好的同窗好友,一起结伴去英国皇家艺术学院进修。

半年前,她寄来一份离婚协议书。

那是一段最痛苦的记忆,在他刚刚处理完自己婚事,在他犹豫是否告诉家人时,身患癌症的父亲不幸去世。

死亡在推到一座大山的同时,也推到了吴望的精神依托,使他彻底陷于痛苦之中。

紧接着半个月后,在处理完父亲后事不久,母亲和姐姐一家根据父亲生安排,被舅舅接走,从此移居异国他乡。

亲人的远行离去,再次夺走吴望的情感寄托,使他痛苦不堪,几近绝望。

不管是南方那座州中旧城,那座曾经是吴氏养父母的城市还是眼前这座金城,曾经属于吴望夫妻的古城以及明天启程即将要去的烟海小城,那个曾经属于他黄氏父母的故乡,它们都因为亲人的缺失,让他找不到回家的路,无法找到已经模糊的乡愁。

这是一种被丢失的痛苦感觉:被自己的亲人,被这个世界,被自己未知的命运再次丢失。

触景生情,吴望犹如这漂浮癫狂的尘沙一样,不知道来自哪里,也不知道将飘向何方。这种漫无目的浮想联翩,让他情绪低落,黯然无语。

方中兴还在忙着审阅稿件,昏暗灯光把他勾勒成一个剪影。

方中兴,已年过半百。一米七八的个子,九十多公斤的体重,使他与同龄人相比显得精神干练。可惜的是他半秃的头顶和满脸的皱纹,显得比实际年龄更大一些。好在他戴着一副金属宽边眼镜,加上白皙的肤色,让他多了几分学究之气。

方中兴出身于军人家庭,属于金城大院的后代。在当兵期间考上大学,毕业后,直接分配到新闻日报社。

虽然他声称是从基层一个普通记者干起,一步一步,干到现在这个副社长兼副总编的位置。但是,大院身份绝对是不可忽视的背景。

方中兴成名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在改革初期,他发表过多篇论述经济发展的文章,其中有几篇根据经济发展需要,分析未来世界格局的宏观文章,引起经济界许多专家的关注,得到中央某位领导的赏识。

在一次全国性新闻工作会议上,因为上级首长直接点名道姓表扬,让他脱颖而出,成为当时新闻界中比较年轻的着名记者。

吴望是在学生时代认识方中兴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