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7章 用《西游记》钓锦鲤(1 / 2)朱四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7章用《西游记》钓锦鲤

郭璞字景存,西晋建平太守郭瑗之子。郭璞自幼喜好经书学术,他的词赋自东晋建立以来首屈一指,十几岁就被传颂为大才子,然而郭璞无心官场,反而向往黄老之学。

因为出身官宦之家,郭璞有机会接触到众多的古文奇字,又精通阴阳术数及历法算学。后来郭璞更是拜在当时名震河东的郭公门下学习卜筮,郭公授予他《青囊中书》九卷,由此他通晓五行、天文、卜筮之术,能攘除灾祸,通达冥冥的玄机。

晋惠帝、怀帝之际,河东之地首先出现了骚乱。郭璞卜了一卦,丢下书策长叹一声说:“哎呀,中原将要陷于异族统治之下了,故乡之地将要受到匈奴的蹂躏啊。”于是暗中联络了亲戚朋友数十家,准备迁移到东南去避难。

果然,不久后就出现了五胡乱华的历史悲剧。

当然,历史上的郭璞展现的占卜手段远远不止于此,他最为被后世所铭记的主要还是他编著或注释的几本书。

郭璞曾注释《尔雅》、《周易》、《山海经》、《穆天子传》、《方言》和《楚辞》等古籍,后世的《辞海》或《辞源》上也到处可见郭璞的注释。

除了注释,郭璞本身的文学造诣也非常高,其代表作是《游仙诗》十四首和《江赋》。作品虽多涉及玄理,然词采绚丽,境界扩大,坎壈咏怀,与当时玄言诗绝不相同,通过对神仙境界的追求,表现忧生避祸的心情。

郭璞花18年的时间研究和注解《尔雅》,以当时通行的方言名称,解释了古老的动、植物名称,并为它注音、作图,使《尔雅》成为历代研究本草的重要参考书。而郭璞开创的动、植物图示分类法,也为唐代以后的所有大型本草著作所沿用。

在学术渊源上,郭璞除家传易学外,还承袭了道教的术数学理论,是两晋时代最著名的方术士,传说擅长诸多奇异的方术。

郭璞是中国风水堪舆的开山鼻祖,其所著《葬经》,亦称《葬书》,对风水及其重要性作了论述,是中国风水文化之宗。

郭璞一生的诗文著作多达百卷以上,数十万言,《晋书?郭璞传》称“词赋为中兴之冠”。其中以《游仙诗》为主要代表,现仅存14首,是中国游仙诗体的鼻祖。

然而也是这个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惊鸿一瞥的郭璞却是留下不少千古迷云,比如他既然算到了自己的死亡时间和原因,为什么不进行规避呢?还有为什么他给自己选的墓地要在金山寺边,要知道那可是佛门的宝刹。

袁烜不懂得风水,也对郭璞的诗文不敢兴趣,但此时却非常想要和这个大名鼎鼎的神棍成为朋友,无他,沾点运气。

和佛门一样,道家也讲究因果,他们认为这个世界运行有自己的法则,窥探天机改变事物运行规则的要遭到上天惩罚,从而招来无妄之灾。而直接反馈来的结果大多会以五弊三缺的形式来体现。

所谓五弊指的是“鳏、寡、孤、独、残。”,三缺说的是“钱,命,权”。

郭璞作为风水堪舆一脉的开山祖师也不能例外,他的命格里的天谴就是“命”,前世历史中的郭璞就只活了四十九岁,而且是受了王郭之乱的牵连。

袁烜之所以这么激动,那是因为但凡和他亲近的亲戚朋友都得到了善终,要么升官,要么发财,要么学问大涨成为一代名士。如果可以,袁烜恨不得把郭璞当成一条锦鲤养起来。

于是,远处护卫看到篝火边上的奇怪一幕,袁烜正不断的向郭璞搭讪攀谈,而郭璞从一开始的对话变成沉默,直到最后忍不住了就躺在篝火边上呼呼装睡。

既然已经知道对方是条大锦鲤,那袁烜怎么可能会放过。你不听我说,那我就让你求着我说,或者…求着我别说!

之前在道观的时候,晚饭后的时间是教大家写字的时候,今天因为大哥要宴客,所以小六他们很自觉的没有过来打扰,不过随着袁烜的一声招呼,大家很快就过来了。

考较过每个人的名字书写后,袁烜开始了今天的教学内容。

“今晚我们学写一个名字,一个大英雄的名字。”

“哪个大英雄呀,大哥!给我们说说呗!”

小六不愧是天生的捧哏,他看到刚刚袁烜在郭璞那里吃了瘪,然后立马叫自己这些人过来学写字就知道大哥肯定是憋着坏准备坑人了,所以很自然的配合。

“这个大英雄的名字叫做‘孙悟空’,这三个字并不难写,我先写给你们看看。”

“大哥,这个大英雄很厉害吗?他有什么功夫,能比得上阎师父吗?”

小六继续充当好奇宝宝,不过他这么一问倒是让擦拭宝刀的阎归海来了兴趣,他自问天下英雄中没有几个是自己不知道的,这个孙悟空倒是第一次听说,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有这么个人。

阎归海好奇的看过来,而地上的郭璞依然一副死猪的样子打呼噜装睡。不过这也无所谓,等下有你好奇的时候。

“小六呀,这你可就想岔了,这孙悟空呀,他根本就不是一个人,而是一只猴子。”

“小子无礼,猴子如何能称之为大英雄,如若你这般戏谑在一些重礼教的江湖前辈面前,必定要吃些苦头。”

这次不用小六配合,阎归海倒是做了个免费的群演。

“阎师父原谅则个,我也就说这么个故事,纯粹逗弟弟妹妹们开心罢了!我觉得故事中的孙悟空虽然是只猴子,但绝对能配得上大英雄的称号。”

“哦,什么样的猴子能配叫大英雄,你且说来听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