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爆炸性事件大明朝堂发生了。
淮王朱允炆的一篇策论,得到皇帝朱元璋的认可,被皇帝大赞有帝王之才,治国之能!
并勒令六部传阅!
而随之传开的还有一则不知道从何而来的小道消息。
说淮王朱允炆背后有高人指点!
淮王朱允炆的策论是找他人捉笔代写的。
而不管事件如何发酵,不管那篇策论是不是朱允炆所做,但是皇帝陛下传旨六部传阅,就传达出来一个信号。
皇帝陛下有意立淮王朱允炆为储君!
“哈哈……高啊,实在是高啊!淮王殿下这条计策绝妙至极,这招离间之计,必定能一扫云南土司之苛病!”
“还有这条海防灭倭之策!这几年沿海倭患日益严峻,去年竟然报了倭寇灭我沿海村镇十室九空!倭国弹丸小国安敢如此,淮王这句话说的大妙,振聋发聩!大明百船朝发夕至,火炮轰之,不出一日倭国既灭!”
“还有灭北元贼寇之策略,按照淮王殿下所说,毕可一战而竟全功!”
“淮王大才!大才啊!”
“以前淮王殿下必定是在藏拙!今日方才显现。”
六部之中文官一个个神采奕奕,若不是一切尚未有定论,他们比定早已经弹冠相庆了。
而与之相反的,所有武将全都慌了。
吴王朱云熥娘舅常升、常森急得额头直冒冷汗。
“怎么会这样?淮王仁善有余,而智谋不足,没有帝王之相啊!”常升道。
“闲侄慎言,殿下岂是我等可以谈论的。”宋国公冯胜提醒道。
“冯伯伯,陛下此举,恐怕已经是心中定下了淮王啊。”常升道。
“看来是这样了,没想到淮王竟然有这等智慧,其论战策略,我看过之后都甚觉大妙!若早日用其法,大明疆土可再延伸几千里!东北、漠北尽属大明!”冯胜道。
宋国公冯胜也是年少跟着朱元璋起兵,马将军,当他看到策论之中那些杀敌绝妙之计,还有豪言壮语之时,也是激动不已。
同时他心中暗道,看来陛下必是是有意淮王了。
冯胜是武人勋贵中的头号人物,他也是铁杆的吴王一派。
但是此时也动摇了。
“若无这篇策论,吴王与淮王伯仲之间,可现在淮王高出淮王太多了。尤其是次策论必定传遍臣公,淮王声望更加高涨!”
“这篇策略,足以保证大明几十年安泰,陛下属意淮王也是情理之中。”冯胜叹息道。
“老国公此言差矣,侄儿听说淮王这篇策论乃找人捉笔代写!”一直没说话的冯森开口道。
“哦?若真是如侄儿所说,淮王身后之人必定堪比当年的刘伯温啊!淮王身后若真有高人相助,恐怕咱们更没有胜算了。”冯胜闻言摇头道。
“老国公,现在当务之急是赶紧扭转劣势,不然任由淮王声望高涨,真的就前功尽弃了!”
常升焦急道。
“老国公不如去蓝玉府,他如今若再置身事外,咱们武将一脉可就完了!而我则进宫去见吴王殿下!”
常升说完又看向常森道,“淮王找人捉刀代笔之事你再去查探,看背后是否真有高人!”
“闲侄安排甚妥,可若是这样,陛下若是知晓,恐怕适得其反,会更加疏远吴王殿下了。”冯胜皱眉道。
“现在顾不得这么多了,必须扼制淮王在朝中的声势!淮西武人与吴王殿下一荣俱荣!必须全力以赴!”常升沉声道。
……
半个时辰后,宋国公冯胜到了蓝玉府门外。
自从那日蓝玉告官请辞,蓝玉就为淮西武人所恶。
所以即使后面官复原职甚至更得陛下器重,武人之中也没有主动和他亲近之人。
而就冯胜门之时,蓝玉却正急匆匆的准备出门。
原因无他,只因为陛下虽然让他官复原职,并且更加信任他了。
可是北伐的事情陛下却不提了!
所以蓝玉这个老杀才有些坐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