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城还是那个襄城,但不是他们的那个襄城。
看着熟悉的一切,高从诩百感交集。
那家面摊,生意依旧好,店家声音洪亮,笑容满面,与以前无恙。
绸缎庄,进进出出的夫人女郎,谈论着最时兴的花式。
酒楼里高朋满座,谈笑风声。
这一切都与以前的襄城没有区别,原来不管襄城归谁,老百姓的日子都照常过,过不了自己那一关的只有高府罢了。
在街上转了一圈,高从诩的心情好多了,竟然主动说:“给孩子们买些小玩意回去,还有你嫂子,瑟瑟和绿萝也给他们买。”
接下来,一路都是买买买,等到太阳升起来,外面就热了,三人满载而归。
等回来府里就迎来小孩子的尖叫声。
所有人都被淹没在这些小玩意里了,有时候快乐很简单。
高从诩看着众人的笑脸,脸上也有了笑意:“等去了洛阳,我也想做点生意。”
归州没有了,高从诩也不能吃老本,他是男人,总归要担起养家的重任,孩子和妻子都指着他呢。
佘洵却说:“大哥也不必着急,先面见陛下,看陛下那里是否有安排。”
佘洵说的委婉,但高从诩也知道,如果李嗣源有心,也会给高从诩安排个散官,不仅清闲,也有俸禄可以拿,商户,总归是上不了台面的。
无尘倒不觉得商户低人一等:“大哥要想置些产业,交给我就成了。”
高从诩也不客气:“好。”
三人在屋里说这话,李寰突然大汗淋漓地跑了进来:“姑姑,有个自称元吉子的道长说要找你。”
无尘一愣,没想到元吉子消息这么灵通,就要起身去迎。
佘洵却紧紧跟着他。
无尘看了他一眼,也没说话,任由他跟着。
一路走到门口,果然见元吉子站在门口,他一身白衣,面上带笑,温润如玉:“今日我去找陈都尉,听说你回来了,就寻了过来。”
“进来喝杯茶吧。”无尘说道。
元吉子的目光却若有似无地落在佘洵的身上,片刻后收回目光:“不了,我就是来看看你,还要赶回武当山。”
“喝杯茶也不耽误功夫。”
“真的不了。最近武当山有不少结庐修道的人消失,家眷过来闹事,我是想请陈都尉过去帮忙的。陈都尉答应了,我要先回去。”
“那些人到底怎么消失的?”
元吉子摇头:“棚子还在,但是人都不在了。”
是生是死全然不知。
佘洵突然上前向元吉子施礼:“这位道长,我是无尘子的夫君,佘洵,幸会,幸会。”
元吉子这才认真地看向佘洵,嘴角一丝苦笑:“幸会。”
多余的话也是没有。
“紫阳山人和清风山人怎么说的?”无尘问。
元吉子还是摇头:“杳无踪迹。”
这,和希夷先生失踪的情形一模一样,由不得无尘不多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