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八年,正月十日。
距离元节还有五天,但过完正月初一,整个赢家堡就全面回归了正常劳作训练。
此刻,嬴子夜在赢大嘢与马老的带领下,走向赢家所搭建的简易温室。
明末时期已经全面进入小冰河时代,气候本就苦寒,加之正值隆冬。
若非在自行搭建的简易大棚中,普通作物根本无法生长。
正是因为这些大棚,赢家的粮草生产速度才能如此之快。
大棚搭建在万民集最西侧。
此刻,赢大嘢正在向嬴子夜介绍着。
“族长,次根据你提供的方法,我们尝试着将土豆与番薯切块,在大棚中进行培育。”
“如今基本已经长出新芽,而且长势喜人,看样子用不了多久,便能够收获了。”
说到此处,赢大嘢面露欣喜。
他本就负责流民屯田之事,赢家堡如今发展迅猛无比,然而粮草产量却始终压力巨大。
如今看到族长从外面买回的新作物生长的如此之快,自然喜不自胜。
马老同样点了点头,他和粮食打了大半辈子交道,长的这么快的粮食,实属罕见。
“是啊,这下咱们赢家堡的粮食种植压力终于是没那么大了。”
说话间,几人缓缓来到了万民集最西侧。
这里,便是马老之前奉命领着三百流民所搭建的巨大温室。
足足两千亩的面积,搭建着数十个大棚。
震撼的场面让人忍不住微微怔住。
通体使用砖瓦修葺,高不过丈余,顶部有专门方便拆卸的遮挡物,不会太过影响光照的同时,也能最大程度的保证温室以内的温度。
嬴子夜走进大棚参观,其中正有万家集的佃户在其中劳作。
有人负责浇水,有的负责维持温度。
大棚中仍是阡陌纵横,望如旷野。
与此同时,马老开始在一旁解释。
“族长,如今负责这里的,是专门从流民中挑选出来得五百人,年纪适中,既能接受新技术,同时在农活也有丰富的经验,劳作能力也是正值壮年。”
随后,马老又指了指大棚周围骑着马来回巡逻的士卒。
“这些是专门挑选出来,作为温室巡逻的将士。”
“一共百人,其中三十人为赢家子弟,他们作为小队长,负责保证大棚区域的安全。”
嬴子夜满意的点了点头。
这片大棚虽然没有达到后世那般,显得简易了些,但总归材料技术不同。
至少从作物长势与人员分配来看,做得已属不错。
这边看完了温室,几人出了大棚,便向着田埂走去。
万家集的佃户既然得了嬴子夜承诺,开垦出多少便有多少自己的田地。
同时前三年还能免去赋税,这样的田制,这些流民从来不曾见过。
自然一个个使出了吃奶的力气,年初一一过,立刻便开始继续开垦荒地。
田垄,嬴子夜看着面前万家集开垦,顿时深吸了一口气。
足足两万亩的荒地在一步步的开始被开垦成农田。
两万亩是什么概念?
放到后世,相当于三万个标准篮球场!
其中将近一千的流民佃户正在奋力开垦,还有至少两百头耕牛拖着犁头,不停地翻着荒地的泥土。
即便冬日的泥土被严寒冻的有些僵硬,依然阻止不了这些佃户的兴奋。
勤劳,是刻在所有九州子民骨子里的。
因为开垦田地的日后便属于他们自己,这些佃户也从不吝啬力气。
如今早日将这些的泥土翻松,来年才方便种粮食。
千人耕作的场面浩大无比,锄头与地面传来的闷响,混杂着佃户们呼喝的声音,一时间隆冬时节,竟也显现出热火朝天的气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