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的来说,第四代光刻机技术指标,是第三代euv的二十倍左右。
这就好比马车和火车的迭代,差距是全方位的,更短的波长只是一种表象,最惊人的创举在于,星辰科技突破了曝光功率的物理限制。
普通百姓们或许并不清楚,从第一代到第三代光刻机,其实都是大力出奇迹的结果。
就拿第三代euv来说,极紫外光是超大功率的电老虎,250w的机台每工作一天,就要耗费高达三万度的电力,而且还需要一套体积惊人的散热系统辅助。
技术不够,功率来凑,一直是光刻机发展的逻辑,在星辰科技之前,没有任何企业真正解决过这个问题,工程师们的思路通常简单粗暴,他们想要更精确地曝光效果,就不断的提高功率,制造更大的光源发生器,打磨更精良的透镜。
星辰科技之所以能够彻底解决问题,是因为他们没有延续大功率光源过爆的传统,而是直接采用了投入,发挥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从科学讲到文学,又从贸易争端讲到了滚滚而来的大历史。
“高精密激光刻蚀,精确到了什么程度呢?”罗佳笑着说道:“精确到连空气都容不下的程度,曝光过程中,甚至不能有任何气体介入,按照原本的做法,要用超纯去离子水,填充芯片之间的空隙,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浸没式光刻技术,你们现在用的海思麒麟cpu,英特尔cpu,高通骁龙cpu,都是用浸没式光刻技术制作的。”
“浸没式光刻技术很强大,但也非常可惜,这项技术的专利,全部掌握在荷兰asl和霓虹尼康的手里,后发科技企业难做啊,很显然,尼康和asl不会把专利卖给我们的,所以我们不得不研发自己的曝光填充技术。”
“你们知道更扯淡的是什么吗?想达到高精密隔绝填充技术,首先需要超精密步进扫描技术,以监控不断流动的水分子!”
“所以,我们又派了一支团队去搞扫描器…”
罗佳侃侃而谈,他的演讲里有许多干货,也有许多有趣的小故事,这些小故事并不都是欢乐,也有许多心酸在其中。
研发之难是普通人永远无法想象的,为了绕开西方专利,光刻机团队做了数不清的工作,假设星辰科技是一家韩国企业,只怕早两年就能拿出光刻产品,因为西方并不对韩国执行技术封锁。
而我国,很多技术是花钱也买不到的,很多专利是西方永远不会授权给我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