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赐珍珠又名一斛珠
全唐诗所载诗,名不详
形容杨贵妃的诗
赋
楼东赋
梅花一说梅亭,失传
梨园失传
绚窗一说绮窗,失传
凤笛失传
玻杯一说玻璃杯,失传
箫兰
一说肖兰或箫、兰,失传
丛桂失传
剪刀失传
舞蹈
惊鸿舞乃唐玄宗梅妃的成名舞蹈,已失传,在当时广为流传。唐玄宗曾当着诸王面称赞梅妃“吹白玉笛,作惊鸿舞,一座光辉”。
动作上可能有描绘鸿雁飞翔的姿态,这种模拟飞禽的舞蹈,在中国有深远的传统,相传原始社会时期的“凤凰来仪,百兽率舞”中的“凤凰来仪”,当是人模拟鸟类动作的舞蹈战国青铜器上有人扮鸟形的舞蹈图像汉代百戏中有扮大雀而舞的记载汉画像石中也有人扮鸟形舞蹈的画面,这些舞蹈大都穿着笨重的鸟形服饰道具,舞蹈起来很不方便。而梅妃的惊鸿舞可能着重于用写意手法,通过舞蹈动作表现鸿雁空中翱翔的优美形象。
人物争议
认为虚构
鲁迅认为,从梅妃传跋文分析的话,是南北宋人伪作,梅妃是虚构人物。
有关梅妃事迹旧唐书、新唐书、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均不载。
新旧唐书,没有高力士使闽的记载。
从地理演变看,唐明皇在位的时候江东村这个地方可能还不曾存在。
据当地“民间”传说,江采萍是个放鸭女,与能诗善赋的梅妃相去甚远。
其他杂疑:
据梅妃传记载推测,宋代仕女画中的梅妃,人们对她的身世却不大了解。
上阳东宫在东都洛阳,与长安相距数百里,而洛阳上阳东宫又无翠华殿西阁。
梅妃传玄宗夜召梅妃被杨妃撞破一节,写得活灵活现,若非虚假怎么有别于杨太真外传。
认为真实
梅妃传创作时间与跋文,与梅妃有无其人没有因果关系。且梅妃事迹记载最早在宋朝的莆阳比事。
旧唐书、新唐书所能传载的人物极少,唐明皇时代,嫔妃宫女近四万人,但能立传的只有直接参与一些重大事件的4人。
跟据江氏族谱载,梅妃家世显赫能歌善舞多才多艺,即使高力士没有使闽,梅妃也同样可以被选入宫为妃。
这一推论没有对唐时的江东是否存在进行认真考证。其二,这一推论也曲解了莆田旧县志。
至于民间流传梅妃原为牧鸭女的故事,不足为据,非但不能证明她无才、更不能说明史无梅妃。而江氏族谱载,梅妃有良好的教育氛围。
答其他杂疑:
梅妃是唐朝人,宋人不了解是情理之中。
梅妃传是经过修饰冶炼的,但不代表完美无误。
每个著作都有自己的特点,写作手法不应相提并论。并且梅妃传是题材,而非正史,难免要添首加尾秀润一番。
节选自百度百科梅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