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更是把RB经济失落的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当成了真。实际上,RB人不是傻瓜。
他们早就有防备之心。何况《广场协议》在签署之前,RB国内从政府到民间层面,再从经济领域到金融领域的主流观点也觉得日元应该升值。
在这一次的日元进行升值之前,其实,日元在六十年代的时候,早就有过一次升值。那一次是日元兑美元360:1升值到了240:1。
日元之所以会选择升值,也是因为当时的经济快速发展所引起。由此,非但没有带来负面影响,而且还有助于RB国内的经济产业转型和升级的成功,从而奠定了RB后来的电子,汽车,半导体等等在世界上取得的领先地位。
到了八十年代,日元兑美元是从240:1一路升值到120:1,许许多多地人也觉得不会有多少问题,反倒有助于RB的再一次经济腾飞。
日元在强势升值和走高的同时,世界上有一个区域内的经济和金融也同时受到了极大的影响,那就是东南亚的一些国家。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泰国。在韩国取得了所谓“汉江经济奇迹”之前,RB和韩国关系正常化之后,就把本国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是转移到了韩国。
与此同时,RB也开始了对海外投资的布局。除了韩国之外,东南亚一些国家也成为了它转移国内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重要投资的目的地。
到了八十年代,RB经济全盛时期的同时,经济泡沫也在迅速膨胀。与此同时,大量的日元也需要一个投资的去处。
于是,东南亚一些国家就再次成为了日元的一个重要投资去处。这个时候的泰国为了发展本国经济,自然就会做出一副比其它东南亚国家更能够吸引外资的高调姿态。大量的日元是流入进了泰国等一些东南亚的国家。
RB经济泡沫破灭后的九十年代初中期,RB国内的商业银行贷款年利率在5%以下,存款年利率在1%左右徘徊,而泰国的商业银行存款年利率已经高达了10%以上。
与此同时,中国大陆在这期间的商业银行存款年利率也差不多这个数,甚至还冲上过百分之二,三十的高位危险水平。
为什么大量的日元没有进入中国大陆,而是进入了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呢?一方面是中国大陆不是开放的金融,而泰国等东南亚国家是。
另一方面就是因为八十年代末那一场特别重大的政治事件导致了以美国为首的外资集体出逃中国,并且看衰中国大陆经济的未来。
1991年不只是前苏联解体,更是中国大陆经济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在这样的一个时代经济背景下,日元兑泰铢也是一路走高。
对于懂金融的人就从中看到了绝佳的机会,那就是把手中大量的日元兑换成泰铢,然后再把泰铢给借贷出去。
哪怕只是用最稳妥的策略,直接把泰铢存进泰国的商业银行里面去,也是能够躺平了稳赚。
即便这些钱是从RB商业银行里面贷款出来的,不算上日元兑泰铢的升值,也存在两国之间的年利息差至少有个10%左右。
按照马克思在《资本论》当中的说法,如果有10%的利润,资本就会保证到处被使用。泰国就自然而然成为了国际游资所向往的那一片热土,从而埋下了祸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