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传闻一战百神愁,相看白刃血纷纷。
谁道世间总无事,白雪皑皑纷披红。”
杨无风记下了诗句,又马不停蹄的赶回信阳城,他对诗句大意似懂非懂,因为他只喜欢武艺和兵法战阵一道,对文人的诗词歌赋不屑一顾。
他不懂,但有人懂。
信阳城府衙后院的书房内,杨无风坐在书案前,安静听着案桌后的楚世子喃喃重复这首诗句。
见他状若痴魔,杨无风忍不住问了一句:
“世子,这首诗真有这么好?”
姬宴笑笑点头。
“末将不太懂。”
“富饶的天下都已绘入战图,百姓想要打柴割草度日而不得。莫再提封侯一事,一将功成要牺牲多少士卒生命!
传说一旦开战连众神灵都发愁,战场的雪亮白刃都是血迹斑斑,最后一句讽刺那些自我沉醉于太平盛世的读书人,只会夸夸其谈。”
姬宴耐心的解释一遍,又对这首诗大为夸赞:
“好一句一将功成万骨枯,单凭这一句都堪称传世之作。后半阙也的水准也是相当高,二纷各表其意境,其大意却又殊途同归。
白刃染红,白雪披红。秦将军,莫非皆是你的血?”
杨无风彻悟,同为领兵将军,他明锐的察觉到不妥之处,皱着眉说道:
“这首诗有轻视将领、看轻将领的功劳的嫌疑,世子征战多年,所立功劳颇多,这岂不是对您不利?不仅如此,恐怕还会遭来其他将领的微词。依末将看,世子还是别用这首诗。”
姬宴脸色平静,淡泊如水:
“你说的不无道理,这首诗的诗句意旨字字皆是血泪,一与万,将军荣与万古枯的鲜明对比更是触目惊心,古往今来的战争世人只看将军的荣耀,何人细想底层士卒的辛酸。”
杨无风听完有所觉悟。
世子不否认他的见解,但又点醒了他,将领有微词,但天下万万士卒会感念有人能替他们鸣不平。
士卒心之所向,仁义美名实至名归。
想到这,杨无风仍是有些担心。
“若是朝中将领腹诽心谤,对您有些许意见,也不是好事。”
“所谓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正直和有良知之人心存正义,必不介意,且能大度赞同。而小人之心,我等也不必介意。”
还有一点,姬宴没有解释,这首诗恰逢时机,能助他消除楚王心中芥蒂,证明他没有居功自傲,更能说明他是坦荡君子。
他没有将军功看在眼里,因此楚王也不会将他的军功看在眼里,那么对于他日后在朝的处境有百利而无一害。
这首诗对楚王也有大用,楚王不愿给爵位,迫于形势又不得不赏,否则让将士寒心。
一将功成万骨枯,谁敢再言封爵。
当然,封爵肯定会有,只是无形中门槛提高了不少。
气氛只是短时沉寂,姬宴所思甚多,一举解决诸多难题,心中尤为欢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