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一章 勤政之光!(2 / 2)一梭花生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好像不这样,就不能体现他们忠于国事一样。

现在批阅奏本,朱厚照感觉好像是在做已经有了正确答案的试卷。

不对,应该更像是批卷老师。

......

内阁。

到了放衙的时候,刘健等人已经准备回家了。

突然看到,外面有内侍抬过来了大量的奏本。

“诸位大人,这些奏本陛下已经批阅完毕,特命奴婢下发到内阁。”

等内侍们留下奏本离开之后,刘健三人觉得疑惑万分。

这么多的奏本,陛下怎么可能一天就批完了。

难道陛下勤政了一段时间,又开始偷懒了?

三人以为,陛下肯定是把奏本交给司礼监来处理了。

不然,绝对不可能这么快。

司礼监掌印曹正淳刚刚任,没有什么经验,该不会是在胡闹吧!

一想到这点,三人也都顾不回家。

又回到了座位,开始查看这些奏本的批红。

但是越看三人越是心惊,有些不敢相信。

到了最后,三人已经完全忘记了回家的事情了。

晚饭也是让小吏随便弄了一些饭菜,在座位解决了。

他们三人可以说是,如今大明处理朝政经验最丰富的人了。

但是,每一本奏本的批红,他们都没有找到可以诟病的地方。

有一部分奏本,没有什么争议,陛下的批红完全采用了内阁的意见。

但是剩下的奏本中,批红的意见一语中的,指出了内阁意见的不足之处。

更吓人的是,还在后面提出了妥善的解决方法。

越往下看去,三人感觉好像瘾了一样,根本停不下来。

看完自己面前的奏本后,还相互交换一下,查看那些自己没有看过的奏本。

这就好像是一个困扰自己多年的难题,突然找到了答案一样。

这并不是说,刘健等人的能力不足。

只是人无完人,不可能面面俱到,总会有他们也感觉棘手的问题。

这种时候,可能就会采取前人的方法。

循规蹈矩,不能解决问题,但可以把问题控制在可以预料的范围内。

缝缝补补,只要不出大乱子就行,这是很多官员行事的准则。

而现在,一个个清晰明了的解题方案,突然出现在了他们眼前。

明明只要这样多做一步,就可以把事情彻底解决,怎么以前就没有想到呢?

朱厚照的意见,帮他们戳破了那层看不见的窗户纸。

三人处理朝政经验丰富,触类旁通之下,感觉受益不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