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事?”
小黄门喘了口气,并未回话,而是从怀中取出明黄色的圣旨,念道。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
“张家小子,朕得到消息,鞑靼那边下了大雪,忧其寇边,特派你领五万人马去支援雁门关。”
“记住,莫要丢了朕的脸。”
“把那些作乱的鞑靼人都给朕赶回去。”
经典的大白话,是皇的手笔。
张辅眼中闪过一丝惊色,不过还是跪着将圣旨接了过来,这才起身。
徐辉祖也是跟着起身,凑过来瞄了一眼,皱眉道。
“既然是皇旨意,贤侄还是快些回家收拾吧。”
“这一去,恐怕时候不会短了。”
小黄门这时候也是赔笑道。
“魏国公说的不错。”
“信安伯还是早些启程的好。”
“皇可是刚和阁臣们发过火,事情确实紧急。”
“言尽于此,小的还要复旨。”
言罢,小黄门转身快步离开书房。
张辅见状神色间不免得也有些着急,想了想问道。
“世叔,侄儿听说您曾到山西练过兵,可有教于侄儿?”
徐辉祖一脸凝重道。
“贤侄未曾遭遇过鞑靼人,世叔在这里只有一句话嘱咐你。”
“万万不可出城与鞑靼人野战。”
张辅郑重点头。
“侄儿记下了。”
“事态紧急,侄儿告退。”
徐辉祖挥手道。
“快去吧,一路小心。”
“世叔等你回来再和你小子一块喝酒。”
张辅就此告辞离去。
徐辉祖却是在这空无一人的书房内叹道:“张小子,一定要活着回来啊。”
不是徐辉祖危言耸听,他也是履立战功的军中大将。
而是鞑靼在野战方面确实非常擅长。
他们虽然不懂得中原的兵法。
但是借着自身强悍的骑术与战马,再加千百年来不断磨练出的古老战法。
最擅长袭扰和野战。
大明的军队虽然强悍,但是鞑靼人却根本不和你正面决战。
就是在不断地你追我赶中消耗明军的实力。
这是徐辉祖对于鞑靼、瓦剌这些马背的异族最为忌惮的地方。
对付鞑靼这种战法。
要么尽起数十万大军,直接北草原逼其决战。
要么就退至城池,严防死守,鞑靼见无利可图自然也就退了。
除此之外,再无他法。
一念及此,徐辉祖暗暗为张辅祈祷。
但愿诸事顺遂。
...................................................................
PS:新人新书,求大佬们的各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