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嚣尘世如沸,闹中独享静谧。
林易、曹达华、苏绣儿三人来到客栈后院的一处空地。
曹达华进入领域。
皮影领域,绢布方寸大小,却为一方天地。
此刻,曹达华的皮影绢布之上,呈现着一男一女两个皮影角色。
男的器宇轩昂、威风凛凛,正是林易。
女的窈窕身姿、妩媚动人,不是苏绣儿还能是谁。
曹达华的空灵身影位于绢布之后,一人竟同时分饰四角!
第一角:灯影师。
眼神所致,灯光投聚。
灯影师使用油灯的光照,通过调整光源角度、强弱制造明暗对比,增强人物的立体感和场景氛围。
这一角色是曹达华父亲生前扮演的角色。
在曹达华的领域内,灯影师这一角色可使用追光术。
所谓追光术,用灯影跟随皮影角色的动作移动,这里则视为使用金木水火土五种不同属性的光环提高现实中角色的属性。
曹达华在自己的领域里仿佛变了个人,浑身上下透着一股灵气,他以光为笔,绘影成戏。
两道不同颜色的灯光照在林易和苏绣儿的皮影之上。
第二角:操杆师。
使竹签操纵皮影,分“主杆”与“手杆”两支。
一手主杆,控制皮影的头部和身躯。
一手手杆,控制皮影的四肢。
这一角色是曹达华母亲生前扮演的角色。
皮影领域内,这一角色需将五指功修炼纯熟。
拇指与食指捏主杆,中指、无名指、小指分控手杆,需同时完成走路、挥剑、翻身等复杂动作。
对于曹达华的辅助角色,如林易和苏绣儿,只需保持皮影时刻位于绢布之上,在灯光所照的范围内即可。
至于操纵皮影的角色,那是更高的领域才需要使用的技艺。
随着皮影领域提升,曹达华可控制越来越多的角色位于绢布之上,同时在现实中产生皮影镜像,完全由曹达华控制。
这种镜像角色就是曹达华领域中产生的皮影傀儡。
曹达华的五指功越厉害,傀儡就越强,并且实力随着领主领域等级的提高而提升。
无论是灯影师还是操杆师,无论是追光术还是五指功,曹达华自小就展示出远超常人的天赋,并且深得父母真传。
可以说,只需给曹达华一点点时间,那些印刻在曹达华骨子里的记忆,很快就会再次显露出来。
第三角:唱念师。
通过变声术调整喉部震动,模仿老幼、男女、鬼神的声音,甚至模仿马蹄声、刀剑碰撞声,与皮影动作同步。
这一角色通过戏曲唱腔的演绎表现,控制唱曲的节奏与皮影动作一致。
若说追光术和五指功对于曹达华来说不在话下,那么变声术则是曹达华需要好好修炼的法术。
可以说,变声术的修炼几乎决定了曹达华升至领域二的时间快慢。
第四角:乐师。
顾名思义,这一角色主要是演奏伴奏乐器,不仅限于皮影戏中,戏院、青楼之中更甚。
只是皮影戏里的乐师,需要看戏演奏,通过音乐的表现暗示剧情的转折。
如表现“文场”的弦乐、管乐,表现武场的打击乐,表现追逐的急板,表现哀伤的慢板等。
不过,皮影领域内乐师的表演效果完全由曹达华的精神力控制。
言出法随,意显曲现。
曹达华意念所想,曲子就奏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