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葫芦,好吃又大个的糖葫芦。”
“小糖人,好看又鲜美的小糖人。”
“卖烤鸭了,近四十年的烤鸭店,大家快来尝尝鲜。”
……
经过了小半年,京城终于恢复了往昔七成的繁荣。
杨小秋走到卖糖葫芦的小贩面前,开口问道:“你这糖葫芦多少钱一串啊?”
小贩见杨小秋穿得不差,回答道:“这位爷,小的这糖葫芦只要两文钱一串,要几串?”
两文钱一串并不贵,只是杨小秋还是打量了他做出来的糖葫芦。
“你这山楂是正经山楂吗?”
小贩一听,直接愣住了。
过了好一会儿,小贩才回答道:“爷,这山楂是山楂,至于这山楂正不正经我就不知道了。”
龚依依直接被逗笑了,杨小秋也被这句话给整懵了。
杨小秋解释道:“我是问这山楂如何?”
小贩这才听明白了杨小秋的意思,给出了答案。
“爷放心,这都是我自家种的山楂,绝对不是那种劣质货。我家祖上三代都在京城卖糖葫芦,这点信誉还是有的。”
杨小秋付了钱,要了两串糖葫芦。
这糖葫芦外层糖的形状和色泽都非常的不错,杨小秋也相信这糖葫芦会挺好吃的。
两人拿着糖葫芦继续往前走,杨小秋咬了一颗下来,入口极甜,山楂也非常美味。
杨小秋突然想到了什么,感慨的说道:“师姐,你知道有句老话吗?”
龚依依摇头:“什么老话?”
杨小秋回应道:“就是穷不过三代!”
龚依依以为杨小秋说的是那个卖糖葫芦的小贩,便开口道:“你是想说这卖糖葫芦的人,没应这句话?”
杨小秋笑着回答道:“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想问师姐,你知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句老话的出现。”
龚依依想了想,没有想到。
杨小秋嘻嘻了两声,做了解答。
“穷不过三代是说,到了第三代,已经穷得娶不上媳妇了,他这家绝后了,自然不会穷到第四代人。”
龚依依听完后,直接笑了出来。
她拍着杨小秋的肩膀说道:“师弟,你不应该学唱戏,你应该去学相声。”
相声,杨小秋自然知道。
他虽然没有去听过相声,可相声在京城的地位和京剧相比,相去不了多少。
杨小秋没有接这个话,继续和三师姐前行。
很快就到了刘记裁缝铺,进了门以后,这位刘老板自然一眼就认出了来人是谁,何崇楼的两个徒弟。
他都见过,何夫人也将他们带来过店里。
刘老板赶紧从柜台走了出来,对着龚依依和杨小秋开口道:“抱歉、抱歉,还要二位亲自跑一趟。实在是马上要过年了,店里的伙计忙不过来,请二位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