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一十四章 冲冠一怒为红颜?(2 / 2)叶洛寒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母后,儿臣不该没有母后的允许便擅自动了立后之心,是儿臣的错。”

“皇帝不会错。”太后提高了嗓音,冰冷的语气在这空旷的大殿中让人不寒而栗。

“记住,皇帝无论什么时候都不会承认自己的过错。你是天子,你的旨意便是天意,即便是有错,那是伺候的人的错,是大臣们的失职,天,是不会错的。”

太后有些愠怒,皇帝听得出,也听得出这话里的警告。

“儿臣明白。”

“起来吧。”太后淡淡道。

“谢母后。”皇帝起了身,可还没等坐稳,手还在外衣的搭子上,只听太后又道,

“为了一个舒妃竟然跪到了哀家的眼前,皇帝可真是冲关一怒为红颜啊。”

太后的话语之中似有几分不满,即便她在意二者之间的输赢,在意皇帝对她的态度,但是她仍旧更介怀为了一个女子皇帝竟然能做到如此地步。

和谢明依相比,他对宁舒儿的独宠更为可怕。

不怕她争抢,就怕宁舒儿心性恬淡,不争不抢,这般出淤泥而不染的脱俗才最让人心动。

太后早有发现,在对女人的喜爱上,父子二人出奇的一致。

皇帝此时的脸色并不好看,反过来说,若是脸色好看太后才要觉得有些不对。

“不敢。”皇帝垂着头聆听教诲,袖子下面的手却在不经意间抱成了拳。

瞥了一眼一旁似乎心悦诚服的皇帝,太后继续道,

“今天早朝皇帝有些不好过吧。”

坐在深宫之中,她依旧能对外面的事情了如指掌,几分的推测,有几分是从外面传来的消息。

总之,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并不是那么容易分辨的。然后很多时候就是由这些真假交织而成。

“是。”皇帝答。

也不知道是怎么了,以苏同鹤为首的大臣们一致要推举如妃继任皇后。

对于皇帝来说,这并不是他想看到的结果。

如妃的父亲刑筠是苏同鹤提携上来的,自然会有投桃报李之嫌。

上次是他身不由己,不得不在父皇的命令下娶了苏苓儿,这一次他一定要选一个自己喜欢的。

“皇帝想要的,哀家都清楚。但是你是皇帝,便要知道这后宫对于皇帝而言即是另一个朝堂。你应该清楚,那个位置上的人不可能随心所欲的。”

“是,儿臣明白。朝臣们想立如妃为后,无外乎他是刑筠的女儿,膝下又有着三皇子,可若是随了他们的心,岂不是又重蹈了覆辙?”

一边倒的风向之下皇帝无能为力,但如果此时太后肯开口,仗着先帝遗留下来的威名,若是太后钦点的儿媳,大臣们即便是不同意也要多几分思量和忌惮。

此一刻,太后才开始真正的打量起对面的皇帝。

本来她以为,皇帝是为了儿女情长,却没想到竟然是有这样的打算。

苏家势大,她身为皇家中人不可能不忌惮,即便苏同鹤一心讨好了自己,然而这些人的野心是不可小觑的。

皇帝觉得,从一开始太后的心底便打算立宁舒儿为后,却在自己露了口风之后扔出了不可立宁舒儿为后的消息。

却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心。

从一开始太后便让自己站在了同大臣们同一个立场,以至于朝臣们才能无所顾忌的推举如妃。

可这时候,若是在阵线之中突然间有人反向倒戈,情况就会变得对皇帝十分有利。

只是,不知道太后究竟是什么样的想法了。

“所以……是哀家看错你了?”太后狐疑道,说着又弯唇笑了起来,

“皇帝没有为了美人迷惑心智,而是从大局去考虑才要立宁舒儿为后吗?”

皇帝应了声,“舒妃年纪虽小,可在母后的栽培之下近日已有了许多的进步,儿臣相信,若是有母后的帮助,舒妃会成为一个称职的国母。”

太后眼眸含着笑,看着皇帝,眼底竟浮上了几丝笑意。

有赞许,赞许他的心思。

如今的皇帝真的成长了许多。

也有嘲讽,冠冕堂皇的理由之下,只是为了立他心爱的女人为后罢了,却以为她听不出来吗?

“皇帝说的有几分道理,舒妃年纪虽小,却也出自名门,执掌后宫以来倒是没出过什么大的岔子。既然皇帝有心,那便立吧。”

太后安然的躺在贵妃塌上,身上盖着嬷嬷之前搭在她身上的白狐皮的毯子。

“母后的意思是……”意料之外的,不,应该说是情理之中的轻松。

陛下,臣以为此事的开口处还在太后娘娘的身上。只要您能请动太后出山,立后一事便有个定论了。

这是两天前谢明依跟他在御书房里说的话,此刻却清楚的在皇帝耳边回绕。

太后终究是皇家的人,不会眼睁睁的看着苏家坐大。需要的只是一个契机,一个陛下去谈判的契机。

谈判,想起这个词,皇帝便不敢轻易的放松,他知道这一定是有条件的。

“只不过,立后可以,可这后宫终究有些太空旷了,皇帝已经有几年不曾选秀了,索性趁着今年开春让各地的官员们推举一些,这宫里啊,怪闷的,多两个人陪哀家说说话也是好的。”

“是。”皇帝痛快地应了。

太后这已经是看在去世的皇后面子上没有进行大选,而是让各地推举。

他觉得这推举的人中应该是有太后中意之人的。

而在三月二十封后大典的第二天,一卷卷的画册便送到了御书房中。

此皆为后话。

皇帝将要离去,被太后唤住。

“母后有事?”皇帝问。

太后道,“皇帝,让谢家那丫头明儿个下了早朝来见哀家。”

皇帝一怔,抬头对上一双似笑非笑的眸子,垂下眼帘应了声,

“是,儿臣记着了。”

“夜里天凉,瑞云殿离哀家这挺近的,你去坐坐吧。”

太后又嘱咐道。

听到瑞云殿三个字皇帝下意识的蹙起了眉头。

“夺了人家的东西,总是要安抚的。这一点,谢家那丫头倒是不陌生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