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上朝,文武百官,见李义府不仅没有被调离长安去壁州上任司马一职,反而还升官发财了!当即都纷纷攘攘的明里暗里的打听。
后来满朝文武百官都知道李义府是拥戴武昭仪做皇后,不仅没有调职,反而还能升官发财,这说明皇上是铁了心要立武昭仪为后。这件事也是谁也挡不住了!
一时间想升官发财的都摇旗呐喊,武召仪为后的这件事,形成了一派势力团体。反正喊武昭仪为后,就能升官发财,何乐而不为呢!再说皇上选个老婆,让皇上开心,大家又都能升官发财,可不是都乐呵!
武媚娘和李治也十分高兴啊!这是两个人共同奋斗的梦想啊!此时没想到外廷居然这么多人为这件事摇旗呐喊,那可不是皇上的尊严也有了,武昭仪的皇后梦也要实现了!
在这个以废王立武昭仪为后,的团体里就有了领头羊,许敬宗,许敬宗是何许人也,就是那为李义府出谋划策的智囊王德俭的舅舅。
李义府在皇上想立武昭仪当皇后,这件事上占了大便宜,许敬宗是王德俭的舅舅,可不就知道了。许敬宗官居卫尉卿,从三品,武媚娘和李治正愁没有,大官呢,许敬宗这三品大员,可就显得这派别势力高大上了!在这团队里就起到了领头羊的作用。
一支支持武昭仪为后的力量正在悄悄集结,可以说是暗流涌动。一方面反对武昭仪的声音还是力量很大。就在这种空前紧张的气氛下,两派势力,随时可能一触即发。那么武昭仪和唐高宗李治又该如何摊牌呢?
在这种紧张气氛下,李治和武昭仪终于打算摊牌了。
永辉六年九月一日,上朝完,高宗李治便宣布留下四位宰相,第一太尉:同中书门下三品长孙无忌,第二司空:同中书门下三品李积,第三左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于志宁,四个右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褚遂良。皇上就说:四位宰相,到内殿议事,待会我有事跟众位爱卿商议!”
这四位宰相一听,互相看了一眼,就议论商议起对策来了,又联系到最近一段时间上的nnb都是因武昭仪而起。恐怕这事不离十是和武昭仪有关系的。
这时候有人就发话了:“长孙太尉当先言”
褚遂良就提出反对意见了:“太尉乃皇上的亲舅舅,这要是一旦说起来,那皇上怪罪下来,岂不是难为了舅舅,还给皇上落个骂名,太尉先言实属不妥当!”原话是这样的:“太尉,上之元舅,脱事有不如意,使上有怒舅之名,不可!”
那人又说:那司空先言吧!”
褚遂良又反对道:“不可,司空乃国家的元勋啊!如皇上怒而伤及元勋,使皇上有降罪功臣之名啊!不可!”原话是这样的:“司空,国之元勋,有不如意,使上有罪功臣之名,不可”
且看下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