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走着走着就到了中午,还是没有发现一处水源,到处都是荒漠,刺眼的黄沙,就是金子也背不动。
突然沙漠里出现了很奇特的景观,遍地的西瓜,王老三看见满地西瓜觉得这实在是太好了,水喝没了的话还能吃点西瓜解渴。
三人走的头晕眼花,王老三说,大哥二哥你们先等等,我去去就来。
王老三奔跑了老远,抱起西瓜就捶开吃起来。这西瓜也奇怪都是籽,根本没多少水分,不过再怎么样有瓜还是有点用吧。
杨清心笑道:“老三不是饿了,在地上吃起什么来了吧?”
李子健说:“哎呀,我好像看见有一种西域来的瓜,西瓜。老三吃的好像就是西瓜!”
杨清心着急喊道:“老三,先别忙吃,这么旱地,沙漠中一滴水都没有,哪里来的西瓜啊!”
李子健道:“二弟多虑了,那西瓜,,我年少时见过皇宫里的人提起过,好吃的很。民间都没有呢!”
这边还说着,那边王老三喊道:“大哥,二哥快来吃好吃的瓜”说着倒地不起。
李子健边跑边问:“这到底是为什么?”
杨清心说:“沙漠里的西瓜无人吃,了解原因以后,即使口渴也要躲得远远的。沙漠里的西瓜并不是我们日常吃的那种西瓜,这里的西瓜就连表皮都含有剧毒,被称作“药西瓜”,不小心吃了它的话,就会有性命之忧,而一般沙漠离市区都很远,被发现了也需要一段时间才能送往医院,会耽误最佳的治疗时间。沙漠本来就缺水,却能生长出大片的西瓜,十分不符合生长规律,这里的西瓜也不知道是靠什么生长的,大家还是小心为妙!听师父说它虽然不能食用,却可以加工成药材,能治疗因寒气所引发的疾病。”
杨清心跑过去检视王老三,果然是中毒的样子。
杨清心心想西瓜的原生地在非洲,它原是葫芦科的野生植物,后经人工培植成为食用西瓜。早在四千年前,埃及人就种植西瓜,后来逐渐北移,最初由地中海沿岸传至北欧,而后南下进入中东、印度等地,四五世纪时,由西域传入中国。据明代科学家徐光启农政全书记载:“西瓜,种出西域,故之名。”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按胡娇于回纥得瓜种,名曰西瓜。则西瓜自五代时始入中国今南北皆有。”这说明西瓜在中国的栽培已有悠久的历史。
中国自西汉时起开设了与非洲大陆之间的海上通道,自非洲大陆起,途经斯里兰卡及南洋诸岛,最终从福建沿海登陆。在西汉时期,西瓜正是沿着这条线路漂洋过海来到了中国,在那个时代,只有皇室成员以及王公贵族才有资格享用西瓜。不过,当时西瓜的还不叫西瓜。
南朝医学家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里,曾描述过一种奇特的瓜,“永嘉有寒瓜甚大,可藏至春”。明代医学家李时珍认为,陶弘景提到的这个寒瓜,就是西瓜。也就是说,西瓜最早传到中国时,名字叫寒瓜。
西瓜这个名称的出现,是在南宋,至于为什么叫西瓜,有人认为,在唐代西瓜经丝绸之路从西域进入中原,并因此得名。
李子健说:“三弟,你怎么样了?”
且看下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