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万年的根基啊!”
“武德六年,河北道旱灾;武德八年,关东旱灾;武德九年,江南洪涝。百姓易子而食。观音婢你知道易子而食什么意思么?饿的活不下去了,自己舍不得吃自己的孩子,和别人换着吃。”
“朕忧心于此,水旱朝告夕赈,知人善任,表里洞达,诚心于天,未有一时一刻敢放松。”
长孙皇后轻抚李二的手:“大唐幅员辽阔,远迈大汉,陛下所作所为,臣妾都清楚。”
“不...”
“观音婢你不明白,朕一心为民,但百姓冻馁而死者不知凡几!但...天似乎对朕的诚意做出了回应,竟让朕找到一件神物!”
“神物?”长孙皇后好奇问道。
李二拿起一根红薯:“观音婢知道,此物亩产几何么?”
“臣妾可不会被难倒,各种作物亩产不过一百斤,臣妾虽身居高位,但并非五谷不勤之辈。”
‘小了,格局小了!’
李二手舞足蹈:“此物,亩产三千斤啊!”
听到那个数字,一向雍容的长孙皇后也不禁愣神:“陛下此言当真?”
“朕,岂会骗你!沈老弟只在家里开出一笼地,红薯却装了好几麻袋,随意便扔给朕一袋!这不就是最好的证明么?”
“跟朕来!”
他在御花园中开了几亩地,李二赤脚走入当中,亲了一口一个大个的红薯,将他埋入地里。
“可要给朕好好生长,你们就是朕开疆拓土的最强后盾!”
“宋和...”
“将半袋红薯全部种入地下,剩下半袋交给尚食局,今天晚朕和皇后要吃红薯大餐!”
宋和支支吾吾说道:“陛下,种下之后呢?”
“之...”这可是问住了,多长时间会发芽,应该怎么办?成熟期是多久,之前走的太着急了,根本没问沈老弟啊。
“朕再跑一趟问问~~”
堂堂皇帝做着小厮的活却觉得津津有味,李二也是独一份了。
李二急匆匆跑到兵部库房,看见沈南竟不在庭院当中:“沈老弟...沈老弟...”
找了好几个房间才看见沈南,沈南浑身鸡毛,正在放鸡血呢。
“你这是...”
“啊!我准备犒劳自己一下,做一道炸鸡!”
炸鸡?
这又是什么?听都没听说过啊。
李二好奇的站在一旁,然而一会就惊呆了。
(唉,整整一天了电话都没怎么动过)
(我觉得我可以宣布凉凉了。)
(但还是想把这本书在写一段时间,)
(废了,冷静冷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