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福吐了口唾沫:“该死,又让吾福建人拼命!”
没办法,自从郑芝龙被押到北京后,他的部下就成了孤儿,打仗靠前,分战利品靠后。
见明军已经做好了准备,施琅当即命令全速前进,靠近明军,打接舷战。
郑芝船的部下,最擅长“跳帮”战术,他们的船多是三、四号福船和鸟船、快船,大船不多。优点是速度快,缺点是火力不足。所以需要迅速接近敌船,减少敌方炮火的损失。
“轰隆!”
明军一号、二号大福船上的红衣大炮开火了。红衣大炮射程远,向清军战船射岀一枚枚链弹。
这种链弹有两颗弹丸,中间系着铁链,专打敌船的桅杆和帆。
弹丸带着旋转的力量,速度极快,将一艘艘清军战船的桅杆打断,帆炸破,甲板凿穿。…
还好,福建水师多是鸟船、快船之类的小船。这些小船都装有橹,换帆的换帆,换不了的划橹。
“轰隆!”
这一次,红衣大炮换上了实弹。十公斤重的大铁球,在清军水师队列中肆虐。只要中炮,就是一个大洞。
“呯!”
一颗大弹丸直接将一艘小蜈蚣船,炸成了两截。
距离越来越近了。
“轰!”“轰!”“轰!”
明军和清军的千斤佛朗机炮和迅雷炮开始互射。
开花弹的温度,让越来越多的战船起火。
终于,福建水师接近了明军。激烈的跳帮战开始。
双方用弩箭、标枪、火炮、弓箭、火枪相互攻击,一个又一个士兵落入海中。
施郎见一艘明军的福船,离自己只有三丈,急忙令士兵用绳子和钩锁套住对方,把明军的船,使劲拉向自己的方向。他的部下都是海盗出身,经验丰富,先向投掷火把,然后在两船之间搭起一座座宽度约三尺的“独木桥”,通过独木桥登上明军的船,与明军展开白刃战。
更有悍勇的士卒,在桅杆上系绳索,直接荡到对方船上肉搏。
“杀!”
清军将领施福、洪升,指挥战舰冲向明军。
“杀!”
明军将领王兴、余龙不甘示弱,反杀向清军。
这种接舷战,并不是每次都能“接舷”成功,许多情况下,会有船直接撞向敌船的情况出现。这时,以船头接触的一方处于明显弱势,因为船头和船尾很窄,一次只能通过少数人,弱的一方会被另一方的士兵重重包围。
见清军跟自己打接舷战,林察笑了。他以前也是郑芝龙的部下,对郑家军的这种跳帮战术太熟悉了。
这种战术最耗时间,这样打,自己有充足的时间等待孙贵的奇兵出现。
广东水师总兵盖一鹏放下了千里镜,夸了一句:“郑芝龙的旧部还是挺能打的嘛!”
盖一鹏的旗舰,升起了进攻旗。
一艘又一艘广东水师的战船,冲向明军的战船。
盖一鹏在微笑,福建水师已经冲乱了明军的编队。自己出手的时机到了。他觉得胜利在向自己招手。
虽然清军的船多,但接舷战,双方杀来杀去,一时分不出结果。
时间一点一滴地过去,很快地,申时到了。
几百根细棍子,从冷汀山岛的海平线上出现,越来越大,越来越粗,迅速地变成大桅杆,大船。
孙贵的水师到了,出现在清军后方。
这个时代,不论明军还是清军,船头的火炮都远高于船尾。
一枚枚炮弹射向清军,明军的炮火压制住了清军。
这不是最可怕的。明军的突袭打乱了清军编队,他们有的掉头,有的转舵,有的向前,有的往后,乱成了一锅粥。
海战比得就是乱,哪一方的船队编队更乱,哪一方就败。
清军的编队乱了,四散逃窜,明军的战船紧追不舍。
施福一见不妙,急忙下令转向,往石排方向驶去。
他忘了取下自己的将旗。
明将王兴看到了施福的将旗:“这是一条大鱼!”
王兴紧紧地追着施福。
双方的座舰都是二号福船,区别就是施福的船有一面帆被炸裂了。
距离越来越近,王兴看见了一个身穿铠甲,头戴顶戴花翎的清将。
王兴举起鸟铳,将清将的脑袋置于前方的照星和后方的照门中,点燃火绳。
“呯”的一声,施福应声栽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