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星粉丝:“好激动,莫星的节目就要开始了,这逗比不会在节目里来几段脱口秀吧?哎呀,想想都期待啊!”
业内人士:“虽然知道莫星大概率弄不出什么好节目,但是不瞧一瞧,接下来哪有素材在花瓣点评写差评内容?那就看看吧,反正多我一个观众,收视率也增加不了多少!”
电视里,首先映入观众眼帘的是片头:
莫星如今颇富气质的头像,被ps到在跑道向前爬行的一群婴儿脸。
画面很快又换成一群坐在办公桌电脑前的班族,每个人都长着莫星的样子。
粉丝们立刻雀跃了:哈哈!莫星的形象果然一如既往的逗比!
而他富有磁性的旁白声音,也随着画面同时在背后响起:
“有人说人生就是营营役役,但有人觉得,人生应该是寻寻觅觅。”
“我们都在那里寻,寻找不同人的故事。”
“时光飞逝,八、九十年代的新闻故事主角,你还记得多少呢?”
伴随他的声音,电视迅速切换了几个略显老旧的新闻采访画面。
那是几组看样子在查阅自己成绩的男女学生,脸写满了期待和局促不安。
观众们本来是抱着看热闹的的心态在收看节目。
没成想,短短几秒的节目片头,和莫星富有感染力的声音,却迅速的将他们的情绪带入其中。
仿佛从画面中,看到了曾经的自己,又或者是曾经熟悉的人。
“这些画面,好有年代感啊!”
“20多年前,我好像看过这些新闻。”
“我的青春啊......”
电视里,那些正在查阅成绩的学生们,或惊喜或失落的念出自己的成绩:
“什么?只有一科是良?”
“哇哦,我的中文居然得了d!”
画面定格在一个帅气小伙儿惊喜念出成绩的脸,莫星的旁白还在继续:
“《我要找到你》,带大家挖掘线索,运用直觉,寻找那些年,这些人......”
画面里同时弹出节目台头——
《我要找到你》
没有人能想到,居然是这么一个纪录片,跟传统的纪录片沉闷老旧的套路完全不同,居然让人看出了满满的期待感。
你能想像你看纪录片居然会有期待感的吗?
没有吧?
但莫星做到了!
而且这纪录片离经叛道的打破传统,居然用起了颇富综艺感的画面和节奏,但却不煽情、不撕逼,就是默默讲述普通港都人普普通通的故事。
可就是这么普通的故事,居然将观众们都代入到了角色中,只一个开头,就欲罢不能了!
许多人默默的掏出手机,或电话,或短信,或发帖,发自内心的,向自己的亲朋好友及网民们开始推荐这部神奇的纪录片。
一种恐怖的传播力量开始显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