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4章 1615-1690:英国与东方(2 / 2)西弗斯的浪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都发生在这样一个神奇的年份。

————

可是,这个世界又是如此的广大!

容得下截然不同的历史,文化,语言和生存方式。

大到,如果我们不说到1643年。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清军入关”,仿佛发生在两个不相干的世界似的。

————

世界就这样被联系在了一起。

无论文明间彼此联系还是割裂。

多么残忍!

多么冷酷!

多么无情!

但是,又多么的“正义”。

————

我们上一章还说到“时间和空间”,这种类似“物理”的知识。

而我们现在却又说到了“17世纪的英国与中国”。

跨度不大吗?

不大。

因为,我们正是生活在这样的一个广大的地球上啊!

正如同这首诗所写的一样!

————

“Every oed,“

“No one is an island,“

&ire or itself,“

“so never ask for whom the bell tolls“

“It tolls for thee.“

——John Donne(1572-1631)《For whoolls》(有改动)

————

这首诗后来被化用为海明威的一篇小说:

《丧钟为谁而鸣》

————

是啊!

每个人都是联系在一起的。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其实也不仅仅是人与人。

信息与信息之间,也正是这样联系在一起。

这正是人类的概念体系能够建立起来的基础。

而建立在这种概念体系上的人类共识,形成了人类社会的今天。

也让我们,成为了我们本身。

“魔法世界”“时间与空间的性质”,与“17世纪英国与中国的历史”。

其实存在着一个显而易见的联系!

那就是,他们同属于人类的知识。

他们都属于“人类概念”的宏大图谱以内。

我们看似在说一些风马牛不相及的概念。

但是,其实他们也都存在于这个知识“图示”以内。

只不过一个在第17页的第一行,

另一个在第117页的第一行而已。

————

当我们把视线投向整个人类的存在,

地球的历史;

人类文明的演进与衰退,

以及人类的知识图谱的时候。

你会发现,

“时空间的有关信息”与“人类历史”之间,

其实,

是相连的!

————

从这个角度来看,建立一个所谓“要素过多”的世界。

才符合世界的常态吧。

————

————

“毫无疑问的学过。”

斯内普点了点头。

“无论是变形术的‘高等构型’,以及魔药学的‘高等化学’,”

“都需要‘高等数学’作为基础。”

“而我自然也没少做练习题。”

——

“我也学过。”

艾伦只是简单的提了一嘴。

“不过稍微有点忘了。”

艾伦打算先看看龙裔怎么说的,再说自己的推测。

但是龙裔自己就在这里,艾伦也不好班门弄斧的说自己的猜想。

————

“好的。”

“虽然我很想和你们说很多‘构型’上的知识。”

“不过现在的条件也不太允许。”

“简单来说,”

“我画图写算式,至少要写两黑板。”

龙裔耸了耸肩。

————

“所以,我就长话短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