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赌你那一盒茶叶,我认为你在新年前会主动接过和姜先生长期沟通的工作。”赵树红笑呵呵的说道。
刘济军却是愣了,他的观念和姜家南辕北辙,哪有可能主动接下和姜家长期沟通的任务。
“好。”刘济军信心满满。
姜家全是资本家,刘济军坚定的认为这种华侨对祖国有太深的偏见,是根本起不到正面作用的。
姜家,姜启默看着眼前的地图,他的目光停留在代表老家信安的图案上面,脑海里面浮现出了成长的记忆。
出了国就爱国,这是华侨圈子里面流传的一句话,唯有背井离乡的人才能深刻体会到家的含义。
“早春,水仙花开。”姜启默莫名想起了那片阳光照射下野水仙,还有村口的大榕树,最后是姜家祖辈的墓葬群。
那是根,岂能忘。
姜启默不认同的是祖国的经商环境,于他而言,政治风险太高了。
而且姜家是改朝换代的牺牲品之一,家族从既得利益群体变成了被改革的对象,姜启默的爷爷虽是勉强称得上豁达,在特殊时期的经历却让他把一些不好的感受传递给了姜启默。
姜家人对祖国当局很难一时间就改观,对老家的部分人也怀着怨恨的情绪,但很矛盾也很正常的是,另一部分是爱,大家都认为闽省信安市宣吉县海杉镇是姜家的根。
“怎么做?”姜启默下意识的思考起来。
从地理位置来看,宣吉彷如信安留在闽中的小尾巴,一个不好可能就要被划归闽省中部的某些城市管辖,然后继续穷下去。
最好的办法就是给老家捐一笔钱,为家乡修路铺桥,等信安市被列入沿海经济开放区,交通条件已经有所改善的海杉镇自然会乘势而起,然而姜启默又不想捐钱,他也是要“面子”的。
“信安真的要被列入经济开放区?”在一旁的姜守义许久没有等到侄孙挑起话题,终是忍不住主动问道。
“有可能,但宣吉县太偏了。”姜启默叹了口气。
“哼,偏了就偏了,那地方,活该受穷!”姜守义听到姜启默的回答之后,却是哼了一声。
叔公言不由衷的语气让姜启默为之莞尔,蓦然的,他却想到了另一种方式。
捐是不可能捐的,投资也是不可能的,但自己可以买啊。
叔公最近忙着找地皮策划修建自家的华夏风格大宅院,但地皮好找,建筑材料和师傅很难找,美国根本没有相应的材料和敢于接单的建筑公司。
“叔公,我出国的时候,老宅还保存得很不错,只是被改成了小学、村政办公点和耆老会。”姜启默对着叔公询问道:“您想不想把老宅搬过来。”
把一整个宅院搬到美国?姜启默的提议让姜守义陷入了思考,紧接着就是一阵心动。
好像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