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干燥的山洞中。
日向刹那双眼闭目,盘膝而坐,腹部中延伸而出的鲜红色泽锁链上闪烁着极为浓郁耀眼的光华,比之最开始的样子要好了很多。
而日向刹那的身躯,似乎是因为那抹红色查克拉的刺激性缘故,导致身高长高了不少,表面看上去到像是七八岁的孩子。
瘫倒在地面昏迷不醒的老紫,此时面目苍白,嘴唇发干,呼吸已然虚弱到密不可闻了,看上去像是随时要死掉了般。
他的体内,封印空间中,四尾孙悟空原先庞大无比的身躯在鲜红色泽锁链的汲取下,已然变成了只有正常猴子大小的身躯。
看上去就跟平常山林中的普通猴子没有什么区别。
四尾孙悟空体内,土属性的查克拉、火属性的查克拉、血继限界熔遁的查克拉、以及邪异红色的查克拉都已经只剩下淡淡的光华了,仿佛所有的力量都已经被抽干涸了。
“当啷!”“当啷!”“当啷!”
当鲜红色泽的锁链再次响起敲击声时,四尾孙悟空体内代表的四种力量已然消失不见。
它那缩小至普通猴子身躯大小的身体,更是逐渐开始变得虚幻了起来,没过多久,封印空间中已然没有了四尾孙悟空的身影。
面对着消失的猎物、食物,鲜红色泽的锁链遗憾的晃动着,随后化作鲜红色的光华消散,回归到另一端的大筒木辉夜之中。
外界,日向刹那睁开双眼,纯白色的眸子中闪过若有所思的神色,轻声低语道。
“这就是尾兽不死不灭的原因嘛?!”
最开始抽取四尾孙悟空体内的所有力量时,日向刹那就发现了一件事,那就是尾兽们身体中的力量哪怕被抽取了,亦是在不断的自我恢复,且恢复的速度并不算慢。
当日向刹那与大筒木辉夜准备进行全力抽取时,四尾孙悟空体内的最深处却悄然浮现出一抹代表着阴阳五行的森罗万象之力,而这正是六道仙人大筒木羽衣留在尾兽们体内的保护措施或者说后手。
而当抽取的力量达到某种程度的界限或者达成某种条件后,那股代表着阴阳五行的森罗万象之力,就会被动触发,继而裹挟着四尾孙悟空消失选择地点重新积蓄复苏力量和查克拉。
当然,想要消除六道仙人留下的这股森罗万象之力,也很简单。
只要日向刹那主动进入转生眼查克拉模式下,利用求道玉内蕴含的森罗万象之力来互相抵消就可以了。
但这样做的后果就是会惊动六道仙人大筒木羽衣,会让他瞬间注意到日向刹那的异常。
如果说只是拥有转生眼的话,六道仙人并不会在意,可一旦牵扯到有关于大筒木辉夜的事情话,那么大筒木羽衣绝对会不介意亲自复苏重新镇压封印。
所以在明悟了这一切后,日向刹那并没有主动抹除掉六道仙人大筒木羽衣留下的森罗万象之力。
反而是借着四尾孙悟空能够不断恢复再生力量的特殊,来进行最大程度的利用抽取力量。
就最后的结果而言,这次抽取力量的收获,已然并不算低了,可以说的上是勉强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而大筒木辉夜在回收了四尾孙悟空体内的大部分力量后,灵魂也是越加的凝实起来,力量更是进一步得到了恢复。
日向刹那再次闭上双眼,沉下心神,来到封禁空间中。
“祖母,这次四尾的力量给你带来的恢复怎样?”
“妾身的力量勉强只恢复到了全盛时期的十分之一多点。”
十分之一?
闻言,日向刹那嘴角抽搐的望着眼前浑身散发着恐怖气势的大筒木辉夜,那股气势比起他进入转生眼查克拉模式下,都不差多少了。
而这还只是恢复了十分之一的力量!
这一刻,日向刹那对自己祖母的强大实力,终于有了个概念上的了解了。
不过越是了解大筒木辉夜的恐怖实力,日向刹那就越是心惊于大筒木兄弟两人如今的实力到底达到了何种的境地。
望着又自顾自陷入沉思的日向刹那,大筒木辉夜的脸上闪过生气之色,一把将他拉入了怀中,好好蹂躏了一番,才是把他放了开来。
大筒木辉夜伸出手掌心,一颗颗岩浆色的小球顿时漂浮着出现,形成了一副类似星系的模样。
“这次吸收了四尾的大部分力量后,到是反馈给妾身不少有意思的力量。”
“这是熔遁的血迹限界?”
抬起头的日向刹那,眼神诧异的注视着一颗颗岩浆小球,他能够感受到,这些小球都是用纯粹的血继限界熔遁凝聚出来的。
可他好像记得,大筒木辉夜是没有熔遁这个力量的吧。
望着日向刹那疑惑的眼神,大筒木辉夜的脸上难得带着开兴的笑容,轻声说道。
“这些本就是妾身的力量,当初在吃下神树的果实后,当时的并没有主动去挖掘剩余的力量。”
在听完了解释后,日向刹那也是终于明白了过来,意思就是现存九大尾兽的力量都是来源都是来自于十尾,而曾吃下了神树果实获得力量的大筒木辉夜,自然也是拥有着这些力量。
而在往昔的时光里,因为大地上只有大筒木辉夜一人拥有查克拉且是无敌的存在,所以在当时她也就没有心思继续挖掘剩余的神树果实力量了。
毕竟,相较于神树果实带来的主动强大能力,这些血继限界或者说特殊的遁术,对大筒木辉夜来说作用并不大。
而六道仙人在将十尾的力量划分后,九只尾兽也是继承了神树各自所没表现出的力量,也就是特殊的遁术或者是能力。
明白一切的原因后,日向刹那抬起头,轻声问道。
“祖母,那你是不是就拥有着九大尾兽所有的能力?!”
大筒木辉夜点点头,表示没错,可还没等日向刹那高兴,她就出声说道。
“那些力量对于妾身来说并没有太大的作用,所以也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