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五章 武举(一)(1 / 2)雪山飞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张侍讲,此次武科省试定于何时?”赵构问道。

“陛下,定于下月朔日。”礼部侍郎兼刑部侍郎兼侍讲,宗正少卿张九成答道。

张九成年约五十,绍兴二年殿试状元,经赵鼎举荐,朝廷授予张九成上述官职。

张九成接着奏道:“武试主考官一职,请陛下圣裁。”

赵构点点头看向右相赵鼎问道:“赵卿家,此事你可有举荐之人?”

赵鼎出班奏道:“臣举荐兵部尚书王庶王太尉,礼部侍郎张九成张伺讲,此二人才学渊博,可担武科省试主考官一职。”

赵构又向左相秦侩问道:“秦卿家以为如何?”

秦侩出班奏道:“陛下,臣以为赵相公所言甚是,此二人确是担任武科省试主考官不二人选。”

看起来秦侩对赵鼎唯唯诺诺的,其实不然,秦侩为人比较阴险,一直想当独相,独掌朝政,表面是一切唯赵鼎之命是从,赵鼎也受秦侩的迷惑,举荐秦侩复出,当上了左相,秦侩曾经被免职过,后来复出。

秦侩背地里对赵鼎小动作不断,赵鼎也有所察觉,只不过赵鼎为人比较忠厚,一直隐忍不发而已。

此次赵鼎推荐的两人都是赵鼎的左膀右臂,秦侩不想也没必要与赵鼎做对,与金和谈还在进行,左右不过是个小小武举省试,就不必再起事端了。

于是赵构说道:“既然如此,就令此二人担任武试主考官罢。”

众官员一起躬身道:“臣遵旨。”

枢密院编修胡铨出班奏道:“陛下,臣特奏一名学子参与此次武举省试应试。”宋代有个特奏名制度,凡无资格参与省试的或屡试不中的,可特奏,皇帝看情况直接授予功名或允许参加应试。

“哦?何人?”赵构好奇的问道。

“陛下,此人现居河北,因战乱错过解试,此人文武双全,见识不凡,臣特举荐此人参与武举省试应试。”

赵构点点头道:“河北之民确实没有机会,此人姓氏名谁?”其实赵构想问为何不在金国应试,跑来临安?可人家忠心耿耿跑来临安应试,这话就不好出口了。

胡铨答道:“陛下,此人姓赵名忠信。”

赵忠信?这名字怎么这么耳熟,赵构苦苦思索,一时半会没想起来。

赵构看了一眼站在一旁的邵成章。

邵成章垫着脚走上来,轻轻说道:“陛下,气氛。”

哦,是他,赵构恍然大悟,原来是那个甚么酒楼的东家,他也想考武举?也罢,就看他那些酒水的份上,考就考罢。

于是赵构道:“准奏,王尚书、张侍讲下朝后就搬入贡院罢。”

“臣等遵旨。”

宋代实现锁院制度。宋代以前,主考官在得到任命后,并不立即入院,而是在外大肆收取考生的贿赂或请托。

宋为了彻底杜绝这种公荐请托之风,就实现了锁院制度,即科举考官一旦定下来必须立即断绝他们与外界的联系,让他们直接从殿堂搬入贡院,派人看守,直至科考结束,其余负责科考的人员一样跟着主考官一起被“锁”入贡院,这样就能避免泄露考题等泄密事件。文、武都一样,只不过文人科考比武举科考锁院时间要长的多,毕竟武举对文章的要求低的多。

。。。。。

赵忠信这段时间哪也没去,一直呆在自己的住处,习文练武,在李清照的指点下,文章写的不是很难看了,八股文看起来也像回事了。

奶奶的,武试就武试呗,还得考甚么文章?干脆考数理化得了,赵忠信一边练字,一边暗暗咒骂。

“信儿,稍事休息罢,来,为娘给你煮了碗莲子粥,来尝尝味道。”李清照端了碗玉米莲子粥进来说道。

自从赵忠信奉李清照为义母后,李清照整天乐呵呵的,人好像也越活越年轻,整日除了教赵忠信写文章外,就是照顾赵忠信的生活,忙的不亦乐乎。

“母亲大人,怎能让您亲自端来,菊儿你为何让老夫人亲自动手?”赵忠信连忙接过莲子粥,一边询问站在后面的菊儿。

菊儿委屈的说道:“老爷,是老夫人不要奴婢动手的。”

李清照笑着说道:“不怪她们,是我要煮的,快喝了罢。”

赵忠信将那莲子粥一饮而尽。

李清照接着说道:“其实我儿也不必过于劳累,武试毕竟对文章的要求不是很高,不是还有个绝伦科吗。我儿应试绝伦科即可。”

“孩儿知道,可就是怕丢了您和恩师的脸啊,因而。。。”

天气越来越热了,李清照看到赵忠信满头大汗,于是掏出丝巾轻轻的擦了擦赵忠信额头上的汗,接着说道:“其实为娘不在意甚么功名不功名的,有你在身边,再好好娶个媳妇,生一些孙儿,为娘这辈子就知足了。”

赵忠信笑道:“孩儿早晚会娶媳妇的,而且还会给您生一大堆的孙儿呐。”赵忠信跟李清照说了,提亲之事先不着急,等武举过后安稳下来再提也不迟,可李清照有点着急了,一天到晚挂在嘴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