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钱是个慢活,每一个领到钱的军户都面带感激之色,甚至有些老者潸然落泪,活了这么多年,都是官府收钱,没听说过发钱的。
这些钱有一半来自于侯通给杨彦全分红,其余的都是查抄几个贼寇头子在砦寨居所的余财。
说实话杨彦全还是有些心疼的,但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头一遭千万不可小气。
两个时辰匆匆,已是夜半,火把就换了七八根,在寨每一户人都分到了钱,或多或少都有。
“知寨的恩情还不完,我等没齿不忘。”
“知寨如父母,老朽是儿孙矣。”
“只要知寨一句话,某上刀山入火海都在所不惜。”
困是不可能困的,气氛刚刚好,谋事随夜风,入耳皆倾听。
“诸位乡邻,今日本官虽给尔等发了钱财,但钱财终有用完的一日。治标不治本,终究一场空,本官欲给尔等谋划一个生财的门路,不知尔等可愿否?”夜火照在杨彦全绿色的官服上,火苗通红,似乎印出了紫色。
“知寨怎么说,我等就怎么做!”
“好,明日起役夫照常上山伐木,除此之外各户再出一人入林,所得五成木材上交州府,其余五成留做买卖,所得利润众乡邻得六成,四成归县衙,尔等可有异议?”
既然要做,就往大里做。侯通那一套在杨彦全看来就是小打小闹,杨彦全最起码要吃下襄阳府一半的木材供应。
一人分赃不靠谱,那就大家一起分。大家都得到好处,岂会自绝门路?
苏荣在一旁听的心惊,感觉自己像上了贼船一样,这么大张旗鼓的做木材生意,州府一旦知道,后果不堪设想。
“知寨,此事是县衙安排的吗?”
“对,县君见尔等贫苦,专门给尔等的便宜。”
匡泽吃了利,当然要担责任,且与乡民谈不得什么共富贵,他们愿意当是上差的任务最好,反正殊途同归。
“这也给的太多了,要不我等拿出一成孝敬知寨与都头。”
“不必,本官清廉惯了,百姓先吃饱了再说。”
“多谢知寨仁义。”
杨彦全义正言辞的拒绝,两成分利足以吃撑杨彦全,至于苏荣和砦兵先由州府养着,大不了到时候杨彦全从牙齿缝里扣出一些给苏荣便是。
“最后再叮嘱尔等一句,这是县衙特地给砦上的政策,吕堰、马窟等地皆无优待,尔等切记不可外传,不过县衙有可能会收回政令。”
“明白明白,我等定当守口如瓶。”
众人散场已过子时,军户们个个兴奋不已,估计大多数要失眠了,给州府干活和给自己干活那是两个概念,积极性不必多说。
高台上,杨彦全看了一眼空空如也的木箱,又望向一脸尬笑苏荣。
“苏兄是不是觉得杨某的表现有些浮夸?”
“知寨腹有乾坤,末将绝无此意。”
“其实军户中不乏聪明之人,他们应该也能听出来弦外之音,但只要有利可图,杨某指鹿为马他们也会认,这就是人心!”
“末将只是害怕有些人贪心不足,因为分利不均心生歹意。”
“无妨,分利之事本官会亲自处理,只要平稳过渡几个月,所有人都会为了自己的利益成为监督者。”
“知寨深谋远虑。”
杨彦全不言抬头望向星空,心道:顶多一年,一年足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