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拿贡院这事儿来说,明明可以惠及天下学子,可他们却偏不,因为一次修好了,他们就少了一个捞银子的路子,年年修,他们就能年年捞银子,但苦的却是天下学子,而背负骂名的,却是二伯。”
贾珏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贾政是个假道学,那贾珏也自然就把自己变成了愤青。
贾政一脸欣慰的拍了拍贾珏的肩膀:“不错,珏哥儿此番话甚合我意。也没枉费你父亲对的教导。”
贾珏笑了笑,继续道:“当然了,工部也不是人人都是如此,就比如齐大人。齐大人选择和光同尘也是万般无奈之举,他比不得二伯,二伯背后站着贾府,做什么事都不需要有顾虑,但齐大人却是顾虑重重啊。”
贾珏这么舔齐玮是有原因的,别看他这些话都是关起门来说的,但贾政是个大嘴巴,而且很爱吹嘘,他说的这些话,绝对能传到齐玮的耳朵里,如此一来,他就能给齐玮留下一个好印象,将来有用到齐玮的时候,这番话就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而且他说这些话还有一个用意,那是给贾政增加信心。
果然,贾政听了之后,立马就道:“不错,别人有顾虑,但我贾政不怕任何人,我这就去找齐大人,与他说清楚。”
话罢贾政就要走,但贾珏却一下子拦住了他。
贾政不解:“珏哥儿为何拦我?”
贾珏忙道:“二伯,你忘了我给你说的了?齐大人之所以选择和光同尘,是因为他顾虑重重,你去找他,只会让他愈发的难做!”
贾政拧着眉头道:“那依你之见?”
贾珏道:“我的意思是,二伯你直接给万岁爷上一道奏折,把此事公开,这样一来,不仅可以让齐大人不必左右为难,更能让天下莘莘学子知晓二伯的大义。”
这里面还有一句话,贾珏没说。
那就是贾政如果上了折子,就变成了皇帝是主事者,如果他批复同意,那么也会收获士林的赞誉,也就是说皇帝也变成了受惠方,可如果他不同意,那就有的说了。
贾政这个假道学一下子心动了,他嘴上说着不争名逐利,但实际上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利,他可能确实不在乎,毕竟他一直有个错觉,那就是贾府有的是钱,但名这一块,他是绝对不会不在乎的。
贾珏给他出的这个主意,可以让他在士林大大的出一把风头,而且以他的政治智慧也能看的出,这事儿任何人都不可能反对,因为一旦传出去,立刻就会引起士林非议。
所以这事儿必然会成,到时候士林就会对他赞誉有加。
甚至青史留名也不是不可能的事儿。
越想,贾政的心里是越美。
但这时候詹光突然站出来给他泼了一盆冷水:“可是,东翁,工部只给批了一万两银子,只修葺一番,都不一定够,如何推翻重建?”
贾政一下子楞住了,是啊,没银子,怎么重建?
贾珏突然哈哈大笑起来。
詹光疑惑:“世兄为何发笑?”
贾珏道:“能用银子解决的事情,都不叫事儿,先不说二伯的奏章获准之后,工部必然会增加预算,咱们就说哪怕工部不增加预算,也丝毫没有妨碍,二伯可去寻几个大儒,由这些大儒牵头找一些富户捐赠,这种享誉士林的事情,我相信那些富户一定抢破头的给二伯送银子。”
贾政眼光发亮,情不自禁的拍手称赞:“妙啊,珏哥儿这个办法实在是妙。”
四大相公也算是服了,全都附和贾政,对贾珏是没口子的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