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九章 金点子(2 / 2)玉在匣中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在用开水烫了几遍后,叶枫觉得应该是干净了,这才将自己之前上山采的薄荷取了出来,略微洗了一下放了几片在茶壶里,又加上滚水,盖上盖子,提着往堂屋走去。

千言依旧是拿了茶杯跟在后面。

堂屋里,陈继兴和叶氏都在做着自己的事情。

现在天冷了,陈继兴编竹器的阵地也由院子里挪到了堂屋里,外面时不时的便要吹风,也是挺冷的。叶氏也在里面纳鞋底,和陈继兴聊着什么。

叶枫便坐在竹椅里,对千言说道:“去给大家一人倒一杯茶来,怎么样啊。”

千言巴不得叶枫这样说,她早想试试了。现在她对这个可是新鲜得很,有点像玩水的感觉。

于是,千言似模似样地提着茶壶,往摆在桌子上的四个茶杯里都倒上了水。顿时,屋子里升起了一片白烟,飘着若有若无的薄荷香。

见她倒好了,叶枫起身去拿了一杯给叶氏,千言则小心翼翼地端了一杯给陈继兴。陈继兴一喝,只觉得浑身舒畅,非常暖和。

叶氏则觉得有些眼前一亮,因问道:“这里泡的是什么呀,怪好喝的。”

陈继兴这才反应过来:“嗯,我觉得也不错,凉凉的。”

叶枫笑道:“这是我上次采的山薄荷叶子,清心明目的,最适合夏天喝了。”

家里买不起茶叶,也只能拿这些代替了。

叶氏情不自禁地多喝了两杯,果觉得神清气爽的。看来,这茶壶茶杯啥的买的值,她之前觉得这玩意儿不实用,毕竟用碗用惯了。

但叶枫和她说餐具和茶具最好分开,要不然会串味。

今天一试,的确还不错。

叶枫下意识地说道:“要是院子里有一副石桌就好了,再放上几个石凳。夏夜里,咱们一家人坐在院子里,喝喝茶,看看月亮,纳凉,也很不错的。”

闻言,陈继兴倒是若有所思地说道:“说起石桌石凳,我好像在那里见过的。”

只是在哪里呢,他一时又想不起来。

叶枫倒是不在意,他不过随口一说。又见一家人都爱喝薄荷茶,叶枫便道:“姐姐,你说明春的时候咱们上山采了各色能食用的花草,晒干了,制成各种花草茶,包装好,你说能卖钱吗?”

他现在是什么都想以卖钱为准。

叶氏想了想,“这我就不知道了,不过据说有钱人家都喝茶叶的,倒是没听过什么花草茶。”

叶氏这相当于是变相否定了花草茶,她的确是没有见过有谁喝过这东西。

叶枫也不恼,这些事情得慢慢来,反正花草茶多是春天之后才有,现在还早呢,到时候按照自己的想法去采一些回来晒干,配制好了去镇上问问。

若是不能卖,拿回家喝也是一样的。

说到赚钱,叶枫这才想起近日来一直盘旋在心中的想法,见大家都在,于是叶枫便朝陈继兴和叶氏说道:“姐姐,姐夫,我想到一个赚钱的法子,只是不知道可不可行。今日趁大家都在,我说出来,大家都听听。若是不行就算了,若是行,也算是一条财路。且这个买卖是最适合这个季节做的。”

听见叶枫说有赚钱的路子,陈继兴果然有兴趣,立即停下了手里的动作。叶氏更是将椅子往前挪了挪,很显然,他俩都很重视。

反正现在闲得很,若是法子可行,他俩绝对会支持。

叶枫倒是不急说点子,只是先问二人道:“姐姐,姐夫,也不拘咱们村,这十里八乡的,若是有人家里有了红白喜事,需要宴请亲戚朋友什么的,这席面一般都是谁做?”

虽然不知道这和赚钱有什么关系,但叶氏还是认真地回答道:“这自然要看主家的银钱是否充足了。大部分的人家都是请几个手艺好、关系近的邻里帮帮忙,末了给几个辛苦钱意思意思一下也就行了。”

“那些家里银钱多的呢?比如,像村长家,又或者赵大财主家?”

“像他们两家,自然是银钱富足的,做席面自然是请镇上的厨子过来帮忙。镇上的厨子做的菜味道好,花样也多,主家也有面子。不过这样就比较贵了,不是人人都请得起的。”

“看来,目前应该是没有乡厨这种形式。”叶枫心道。

为了确认这一点,他进一步问道:“那有没有那种专门给人做席面的,我是说不是镇上的厨子,就是一提起他们,大家便知道他们是做席面的?”

见二人都有些迷惑,叶枫继续解释道:“就是平日里也是和大家一样,种地,喂猪,干农活,该干嘛干嘛。等到有人邀请的时候,再去做席面。”

“据我所知,这个倒是没有。”陈继兴很肯定地回答到,他每年都要去镇上和城里,遇到的人多,自然是这个家中最有“见识”的。

他心里隐约知道叶枫想说什么了,但一时又连不成片,只是一个一个一闪而过的想法。

得到肯定答复后,叶枫松了一口气。

若是这十里八乡的已经有了乡厨,那么要胜出对方或者变得有竞争力,就必须有真材实料,与众不同。

既然现在还没有,那么若是能够由叶氏和陈继兴牵头,成立一支乡厨队,自然便是开天辟地头一回,不但没有太大的竞争力,还可以一边做一边慢慢积累经验。

关键是,他是真心觉得叶氏做的饭菜特别好吃。

想到这里,叶枫继续说道:“我的想法是,趁着现在冬日里地里没啥活,最多也就是过几天将油菜种了,年前也就没啥大事了。你们说是不是?”

见陈继兴和叶氏点头,叶枫便继续道:“既然这样,我们还不如趁这个空闲时间,在村里找几个特别会做菜的小媳妇或者大叔大伯,组成一个陈家村厨子队,专门替十里八乡有需要的主家做席面。至于价格嘛,咱们去打听打听镇上和城里厨子的价格,咱们就定低一两档的水平。这样一来,我想咱们不愁没有银子赚。”

见二人不吭声,叶枫继续鼓励道:“你看,我觉得赵婶婶做的鸡肉炖土豆和手撕鸡肉就特别好吃,姐姐你做的手擀面和青椒炒山蘑菇也不错……”

但其实,两人不是在犹豫,不过是在思考这件事的可行性罢了。

陈继兴一听,便有些心动,他终于明白叶枫的意思了。的确,现在这个季节正是农闲的时候,再有不到两个月便过年了,娶媳妇嫁姑娘的都喜欢在这个时节进行。

若是真能承包了这些生意,岂不是要小小的赚上一笔。

倒是叶氏经常做菜,村里的红白喜事做席面时她都参与了,想了想便问道:“做席面要求的是花最少的钱,做出最体面的席面。要说咱们村里是有会做菜的,就像你说的,算我一个,你大牛妈,赵大娘,都是有口皆碑的。特别是你赵大娘,好像是娘家祖传的手艺,一个溜肥肠每每吃得大家都十分满意。”

只是,叶氏说着说着便没那么自信了,“可是,真要和镇上或者城里的师傅比起来,咱还是比不过人家的。光是那花样菜式,咱就做不来的。”

有手艺就好,花样什么的,叶枫倒是不惧怕。这是在乡村里,大家图的是实惠,花样什么的不过是锦上添花。有自然好,没有也算不得丢脸。

所以,叶枫倒是一副不在意的样子,只听他说道:“花样多又怎样,也架不住我们实惠啊。而且镇上的厨子价格不便宜,来的话估计只有一个大厨来,其余的估计都是帮工。那做出来的菜也是千篇一律。咱们在村里找上四五个勤快的又手艺好的,每人做出自己的拿手好菜,单是味道就十分丰富。”

叶氏一想,倒也是这个道理,一般来说村里办席面上的菜算来算去统共也就那么几样,自己基本上都是做过的。有那不会的,村里好些媳妇都会。

几个人合起来,虽然累,但肯定能将席面做出来。

想到这里,叶氏便道:“就算是做菜这一关过了,咱们可没餐具什么的,而且最重要的,如何让乡亲们知道我们可以做席面啊?”

这个问题就更简单了。

叶枫便道:“这个不难,若是真成立了这个乡厨队伍,咱们一人去一个村子,去找村里认识的人说说,让他帮忙宣传宣传。大不了,给他一点好处费就行。”

这个时空好多村子都是互相通婚的,不是有闺蜜就是有亲戚,且每个村都有那嘴巴大的爱说是非的。不过是帮忙说道说道,还有银子拿,这种事肯定有的是人愿意干。

叶枫之前一说,陈继兴便觉得这个法子可行。现在叶枫一解释,连叶氏都有些心动了。

说实话,她根本不怕累,她是怕没有可靠的赚钱法子。

自从净身出户分家后,家里的日子过得实在是太苦了。特别是刚开始的几年,刨去交租子和赋税的银钱,家里几乎是没什么吃的。

也就这两年,经过这些年的省吃俭用,加之家里人少,这才有了一点积蓄,渐渐地喂上了猪、鸡鸭。

饶是这样,家里这屋子也是一年比一年破,夏天漏雨、冬天漏风的,这样下去,她甚至怀疑一场大风就能将之吹倒。真到了那个时候,估计一家人又会成为大家的笑柄。

更重要的是,千言一天大似一天的,要是这个家一直这样穷,以后找婆家都不好找。

若是叶枫说的这个点子能行,真能去十里八乡地替人做席面,多少能赚一些银子,且也耽误不了地里的活。加上过段时间把家里的猪、鸡卖了,在攒上一段时间,兴许就可以盖上新房了。

想到这里,陈继兴和叶氏便有些兴奋起来。

虽然他俩嘴上不承认,但自从叶枫找到做盆栽盆景这条致富之路后,他俩心里是很着急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