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孙维梁知道,贾旭吉绝非一人在战斗,他的背后,定有闻氏的力量在推动。留着贾旭吉,还可以通过贾旭吉这个点,顺藤摸瓜,把闻氏的力量,一点一点扯出来。
若贸然把贾旭吉这点拿下,闻氏力量收缩,天知道闻氏什么时候再冒头,给孙氏狠狠来一下子。
想到这,孙维梁似乎抓住了点什么:难道,闻氏也有迫不得已的苦衷,不能放手对付孙氏?
折御卿!孙维梁脑海中马上浮现出折御卿的身影。会不会是折御卿的存在,让闻氏有所顾忌呢?
孙维梁越想越有可能。毕竟折氏才是府州的老大,闻氏要想在府州秘密布局,很难瞒过折氏的眼线。闻氏与孙氏的恩怨,在折御卿那里根本不是秘密。折御卿要想在其中做些什么,简直再容易不过。
若真是如此,那折御卿这次执意让自己来主持白氏一案,就大有讲究了。折御卿一定是知道了些什么,却不告诉自己,让自己去摸索。
白氏灭门一案,定与孙家与闻氏的血仇有关!孙维梁在心中做了这个判断。
回到唐永春办公的地方,摒去左右,唐永春这才汇报道:“大人,下官怀疑,凶手就在当地,并未走远。”
“喔?”孙维梁精神一震,“怎么讲?”
“虽然我们官府的力量还做不到每条路都设卡检查来往路人。但要做到白氏灭门,绝非几个人能够奏功,一定是大队人马。
这么一群人,就算是夜里赶路,周围人家总有警醒的,他们的行踪一定会落在有心之人的眼里。可我安排衙役走访附近各处,却无人发现有这么一批人赶路。据此,我可以做出大胆的猜测:凶手根本就没走,而是留了下来。或者说,凶手就是当地人,甚至与这里的乡民相熟。”
“有些道理。”孙维梁说道,“可是你又没想过这个可能,就算有人看到了,因为怕事,不敢对调查的衙役说。而且,没人看到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
“大人所言甚是,”唐永春说道,“可是,发生这么大凶案,村子其他人却无人发觉,直到第二天才知道出事,大人不觉得奇怪吗?”
“是有些奇怪?你想到合理的解释了?”
“有人在饮用水里动了手脚,这才让村里人睡死过去,方便他们夜间行凶。”
“附近饮水可都是活水,要让全村人都饮用动过手脚的水,怕不是那么容易。”
“所以,我才怀疑是当地人动的手,而非外来人。”
孙维梁慢慢的点头,他明白唐永春的意思了。只有熟悉村子的人,才会知道在何时何处于河水中动手脚。这么说来,如果自己的判断无误,基本就可以断定:闻氏的人就在附近!
孙维梁一下紧张起来,想到自己可能平日里就与闻氏的人见面打招呼,甚至还有可能坐在一起吃过饭,孙维梁的头皮都有些发炸。
唐永春又拿出本案的案宗,一件件的向孙维梁做汇报。可惜孙维梁此时已经沉浸在自己的情绪中,根本没听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