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见这个亏吃的可怪异。
“单拎这一场,没得说,可要是就整部剧来说,就”
老爷子看看李彧,还是没有说出后半句。
这就足够了,懂的自然懂,即便围观的也品出不对味来了。
李彧听明白了,他理解的天狗是条响当当的汉子。
怕桃花那是疼老婆,任谁也挑不出不是来。
可是对于村霸的打击报复,不应该如此被动。
最后枪杀孔家兄弟时的力度不够,仿佛一圈打棉花上,相比原著,李彧更喜欢那种主动出击的方式。
尤其是最后竟然要天狗躺在床上十二年,对于一位战斗英雄来说,简直生不如死。
与其苟延残喘还不如痛快的死去。
戚见早就看出来问题了,就等个明白人给引出这个话头。
作为导演的他,对于剧中的每一个角色以及角色后续的表现都得做到心中有数。
别人看到的是李彧精彩的表现,可他要考虑整部影片的协调性。
而且他也看出来了,在李彧手下的李天狗这个角色的个人色彩要比之前浓重的多。
很有可能踩红线,过了线,就等着被禁吧。
可这不是自己的意愿,也不是其他人的意愿。
首先,投资打了水漂,投资人肯定不同意不说,自己绝对会上资本方黑名单。
其次,一部影片是全体演职人员的结晶,影片被封就代表抹杀了所有人的努力。
有人说国内禁了,就跑国际影展上搏一搏,说不定就能得个奖。
可是这跟何不食肉糜有什么区别。
再说国际影展也不是你家开的,凭什么你来就得给你奖。
就算你得个安慰奖有毛线用处。
就像宁皓,拍了两部片子都得奖了,结果呢?还不是一走路,浑身除了钱包不响哪都响。
不是谁都勇气成为一个世俗人眼中的“异类”。
作为一名半体制内导演,戚见对于红线,多少有些心得,即便是他要通过电影表达自己的思想,也做得很隐喻。
“李彧,你是不是对天狗这个角色有什么误解。”
听听!误解?这算是定调?
听得李彧不由的眉毛一挑,要是别的演员,绝对就顺台阶下来了,毕竟剧组里面最有权威的就得数导演了,除非你咖位大到导演也不敢无视你的地步。
李彧没有名气,人气也不行,但他气人行啊。
他可是般的存在,身背金主这张豁免卡,即便投资那也算个小金主了,多少是有话语权的。
咱讲究的是以理服人,理不行,再以力服人,李彧也不想闹到那一步。
“李天狗必须死!!!”
这可不是孩子打架,说说狠话,这是李彧给出的态度,这几乎代表着导演与演员两种不同的思想在碰撞、交锋。
听得围观群众都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在这数九寒天的天气里,这举动绝对提神醒脑。
他们以为结束了,其实这才刚开始呢,李彧不断的抛出一个个炸弹。
戚见就负责接,你来我往的,好不热闹。
“李天狗得是主动出击,他又不是圣人,都特么快死了,还想着那片林子?那不是傻嘛。”
“绝对不能在孔家。”
“那就在护林站,让天狗守着,让他们硬实实的干一仗。”
“李天狗不能是凶犯,这是底线,你明白吗?”
李彧明白,不是凶犯就代表这天狗站在正义的一方,主要体现我當明察秋毫。
“可以。但我还是那句话,给他一个体面的死法。”
“先就这么着吧,你说我脑子那根弦搭错了,给自己找了你这么个大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