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若是由国家参与其中,那意义就大不相同了,不但可以推出有效的管理制度,减轻货币发行成本。
发行模式也能够制度化,极大的减少造假率。
国家银行将会以公私合营的方式出现,由官府主导参与以及推行,再由地方商贾参与的钱庄指定发行。
官府掌行政权,指定地方钱庄掌发行权,各钱庄之间通存通兑,钱庄与中央双向回流。
大概运作模式就是:交子本身必须由国家中央银行负责刊印发行。
但是由国家发行的交子不能直接作为流通货币。
必须由指定的钱庄用印之后,才能作为流通的辅助货币使用。
就是说比如京城的总行印出一百万交子分给下设的广州钱庄与汴京钱庄,地方钱庄拿出一定比例的准备金换取京城总行的交子。
再由地方钱庄用印,交给前来存款的商贾,广州商贾拿着这个交子,就能在汴京钱庄取到钱。
反过来也是如此,但商贾不能直接去京城总行取钱,京城总行也不能将未用印的交子授予商贾。
总的来说就是交易只会在钱庄与商贾之间发生。
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流通之后,必然会出现地方钱庄缺交子,或者缺现金的状态。
不过这也不要紧,因为定量在那里,广州钱庄的现金多了,说明来存钱的商贾多了,钱庄里的交子自然就少了。
此时他们有两个应对措施,第一,拿着一定比例的准备金去总行换交子。第二,暂时歇业,等着商贾拿着交子来他们钱庄提钱。
暂时歇业也没啥,就相当于货卖完了,要么预定,要么等着。要么这次生意不做。
这就相当于京城总行只是一家出售交子的商号,而下面的分行,不过只是总行授权的二级经销商。
另外一个情况,就是钱庄里的交子多了,现金存量少了,这就说明前来取钱的客户多了。
这时他们也有两个办法,第一,拿着自家用印的交子去总行提钱。第二,拿着任意交子去隔壁分行提钱,或者让大客户提前预约。
不过分行里交子多,现金少的情况基本上很少会发生,因为大多数交子会在市面上流通。
另外总行作为交子的唯一发行者,其发行量也会严格控制,避免过度增发。
加上民间组织的参与,不论是普及速度还是民众的认可度,或是交子的信用基础,都是一个最理想的开端。
总行统筹,分行运营,相辅相成,互惠互利。
国家缓解了货币发行的物资压力,商贾参与更好的推动经济发展。
目前看来,这应该会是一个很好的模式,也应该会受到在座的诸位大老板的认同。
然而结局似乎并不是那么回事,王浩举着那本钱庄企划书,嘴都讲的起泡了,诸位大老板却只是代呆的看着自己,脸色古怪,一言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