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驱动的战舰跑起来确实是快,尤其是在这微风天气,船身两侧三十六名水手齐划桨的速度,简直可以用飞来形容。
只花了不多的功夫,就已经能够很清楚的看到前方那艘“海盗船”上的具体情况了。
看那船的样式,就可以初步判定那是一艘外国“海盗船”,像这样的船在广州府码头就经常能够看到,据说来自遥远的阿拉伯。
此时的阿拉伯当然也不叫阿拉伯,那只是王大司农的叫法,本地人都管那帮习惯穿丧服出行的异国商贾为大食商人。
确切的说应该是白衣大食,也就是史书中的后倭马亚王朝,此时的白衣国正是一个幼帝临朝的局面,国内局势相当的不稳定。
但是他们的海军实力还是很强大的,几乎称霸地中海,比之如今的大宋海军,至少要强大几百倍,因为如今的大宋海军只有五条船。
但是不要紧,这片海域是大宋的地盘,白衣国的海军再强大,也只是在地中海强大。
苏伊士运河还没挖通,他们的海军若想入侵大宋,则需要出直布罗陀再过好望角才能来到大宋。
因此,此时的杨上将便也毫无顾虑的就朝这那两艘白衣国的商船贴了上去。
杨继业自然也懒得计较王浩口中的那什么阿拉伯还是阿拉嫂到底是个什么来头。
既然他说这劳什子的领海也属于大宋国土,未经许可的商船过境同样视作走私,而这两条商船,明显是不准备停靠广州港的,加上将士们已经好几天没见着活物了……
“海盗船”上的人们似乎很慌乱,他们从未看到过阵容如此强大的海盗,而且这应该是一伙刚刚干海盗这一行职业的海盗,因为船都还是新的。
“海盗船”……现在应该叫走私船更为贴切,走私船开始加速,企图逃避大宋海军的追击,但是显然,这速度不在一个档次。
战舰上除了舱底那一层压舱石,几乎是一艘空船,况且还有几十个专业摇橹手在那奋力的划桨。
商船上显然没有这个条件,况且商船是装满了货物的,尽管白衣国的船体设计,可能要先进那么一点点,但此刻的速度,显然不在一个档次。
一见甩不脱大宋的水师战舰,走私船上的武装人员便开始作出迎战的姿势,抡刀的抡刀,举箭的举箭。
杨继业却只是命令战船远远的坠着,保持了相对安全的距离,并没有直接打击走私的意思,这也是大司农的意思。
走私的商船也是商船,应当以引导为主,帮助他们走上合法经营的道路才是正途,只有对那些屡劝不听的,才可以进行军事打击。
因此,此刻战船的望楼上,正有一名“军卒”手里举着一个大漏斗,朝着前面的商船喊出了大宋水师历史上的第一段缉私通告。
望楼上的那名“军卒”喊出一段鸟语,那是正儿八经的大食语。
那是很细心的大司农为水师专门派发的随军通译,用来防止由于语言上的障碍,而出现擦枪走火这种不幸的事情发生。
然而前方的商船不知道是没听到还是没听懂,丝毫没予以回应,船也没有丝毫减速的意思。
片刻之后,在杨上将的授意下,一艏小型快船快速接近了白衣国商船的侧方,在水里放下一个木桶之后又飞也似的逃了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