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45章 海港新貌(2 / 2)一个苦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老三,你又发的什么神经!”

“大哥,老玉想起来了!开学堂的事,王浩那小子曾经跟老三提过。”

“哦?什么时候的事?快说来听听。”

“大概月前吧,在码头上遇上的,闲扯了一会,当时他突然问俺山娃子读不读书?

我说山娃子读什么书呀,认不认字还不都是山沟沟里刨食吃的山娃子,没啥区别。

他就说不一样的,很多事都会不一样,随后他就让俺在山里弄个学堂,请个西席,还说花不了几个钱。

大哥,他说的可是真话?让山娃子学几个字就不是山娃子了?”

“嗯……”

阮孟常闻言只是长长嗯了一声,并没有回话,其他数人闻言也只是沉默。

大山里若能走出几个举子进士,那大山就再也不是大山,土民也不再是土民了。

这道理谁都懂,然而岂是说说那么简单,更不是请个西席教俩个字的事情。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道理也很简单,也都懂,却很少有人愿意去做。

“那他哪来那么多钱开了这么多的学堂?”

沉默良久,方才有人开口说道。

“捐的,都是百姓们捐的老爷。”

阿九终于又接上了方才的工作汇报。

“百姓捐的?”

阮老爷的疑惑更盛。

“是百姓们捐的,听说那义学的教授让学堂的娃儿们上台唱曲,随后百姓们就都捐钱了。”

“啊?唱曲就能换来办学堂的钱?”

众人闻言皆感觉这几年的生意都白做了。

“就是唱曲!”

脚男阿九信誓旦旦,还当场一条大河宽又宽的干嚎了两句,跑调跑的外婆家去了。

这歌他太熟悉了,京城汴河上的船家们都会嚎上两句。

软玉温香们听了则是一脸的古怪,就这曲子也能募到钱?

“那他是咋当的官,有打听到没?”

“这样的大善人不当官,还有谁能当官呀,那官家又不瞎。”

诚实的阿九如实相告,京城的百姓都是这么说的。

“这……唉……”

阮孟常闻言,顿时感觉这趟钱似乎白花了,似乎又想起什么,于是转头向一旁落座的鲍知州问道。

“鲍大人,他这些天来折腾的钱都是从市舶司的库房里取的?如此做法,上头不会问罪下来?”

“这个嘛……这个本官也是不知呀,应当是事先知会过的吧。”

鲍知州一如既往的这个嘛。

茶话会依旧没会出朵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